為什麼有人一開口總是習慣地想告訴別人 [你應該....] [你不可以....], 諸如此類的說詞, 這可能受到長輩權威式教育的影響, 無形中也學到想把自己的價值觀去框住別人, 以致相處上彼此 [感覺不對], [心裡不舒服] 等誤會叢生.
[開放的溝通] 可以從兩個方向來著手, 一個是向 [外] 尋求成長, 掌握 [開] 的玄機, 然後放鬆我們的權威感, 價值觀, 給自己和別人一個彈性的空間, 另一個是從 [內] 把內心真正的感覺在適當的時機下表達出來, 不去壓抑自己.
有關 [開] 的語詞, 有 [開放 / 開心 / 開通 / 開導....] 等等, 每個語詞都告訴我們溝通的祕訣方式, 只有願意把 [門] 打 [開], 才能把過去的思考方式, 固定的生活方式彈性轉變 .
除了從 [外] 而來, 還有就是從 [內] 將感覺呈現出來, [感覺] 這兩個字其實是有層次不同, [感] 是 [感受], 屬於第一層的; [覺] 是 [察覺], 這是需要進一步的思考, 是第二層的; 大部分的我們往往是有 [感] 無 [覺], 比如說, 有時我們會 [感受] 到自己情緒低潮, 但是進一層的 [為甚麼心情不好 ?是誰?是甚麼事讓我們心裡不好受?如何化解?] 卻沒有進一步地察覺, 以致這種感受一直壓抑在心裡, 有時甚至在生理上出現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