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05981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35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37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36
作者: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日期: 2011.05.14  天氣:  心情:
蔡禮旭老師主講
朋友之間還有不言家醜,不可以講對方家裡的一些私事。因為朋友相交,可能交情比較久了,有些比較隱私的事會告訴我們,我們要謹慎一點,不能不經意把這些話語講出去,到時候這些話又變成他人的話柄,這樣就可能會傷了彼此的感情。其實家裡面的隱私適不適合跟他人講?不適合!你把家裡,比 方說把 先生的一些事到處講,講到最後,這些你講的話會流到誰的耳朵裡面來?到最後反而又流到你先生的耳朵來,那他一定會氣得半死,我在外面的名聲都被你毀掉了。所以,家裡面有事家裡面自己要做好溝通。其實當我們自己道德、學問有提升了,自然面對很多問題都能夠提起理智去應對,就可以化解掉,不需要到處宣揚。
最後一個,朋友之間要有通財之義。東北有句話叫「三貧三富過一生」。這句話也流露出來,人的一生難免會有什麼?起起落落,所以當朋友有危難之時,我們應該極力幫助他,通財之義。可能父母剛好出了狀況需要一大筆醫藥費,我們當然要盡心盡力協助。通財之義也要懂得權變,我們昨天也提到,學問除了要屹立不搖以外,也要懂得視情況通權達變。假如朋友常常去喝酒、去玩樂,來跟你借錢,要不要借給他?不能借,那是害了他。這個時候他來找你也是緣分,錢可以不借,但是也要給他一些勸導,一些引導。假如他肯受教,說不定慢慢他的觀念就轉了。
除了要通財以外,也要通比方說我們把自己人生的一些經驗,工作的能力,也可以告訴他,也可以幫助他,讓他的做事能力慢慢提升起來,這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俗話講「救急不救貧」,當他思想貧窮,你是不可能長期一直去協助他。當一個人思想貧窮,最重要是引導他破迷開悟,引導他正確的人生態度,進而再把很多的做人做事能力告訴朋友,這樣才能根本協助他把人生經營好。當我們時時能記住這些朋友的道義,相信我們身旁一定會聚集很多同道中人。
在這五倫關係當中,我們也要記住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假如我們對兄弟很好,心裡面常常想著我對他真好,他也應該對我好。當我們是用有求的心去盡做人的道義,很有可能會造成什麼結果?患得患失,甚至於還會抱憾終身。諸位同修,不知道有沒有遇過?比方說當大哥的人,年輕的時候很照顧他的兄弟,後來兄弟娶了老婆以後,跟他有衝突,結果兄弟之間,二、三十年老死不相往來。但是時時他就在那裡氣得半死,我對他這麼好,他怎麼可以這樣對待我!有沒有這種情況?有,假如我們有這樣的長輩,我們要給予勸導。我就會這樣跟他說:你當大哥照顧你的小弟,你當得很正確,你問心無愧,你幹嘛氣得半死?你自己又沒有好處。而且你當大哥對他好,那是你當大哥的本分,又不是要去談交易,他一定要對我好。你已經是盡心盡力,就應該自在放下了,不應該念念在那裡生氣;那是弟弟錯,又不是你錯,變成你很痛苦,他沒事。
面對比較年長的長者,我們說「老者戒之在得」。年老了都在這裡患得患失,我們也可以善巧方便,引導長者把這些執著放下來。我們自己也時時抱持著這樣的態度,做人只管自己對不對,只要自己對了,就問心無愧;而他人怎麼樣回報我們,我們隨緣就好,不要去計較,所謂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假如又開始患得患失,開始抱怨計較,那又造新殃。這輩子敦倫盡分就好,時時不忘提起佛號,放下這些恩恩怨怨,就沒有恩恩怨怨拉住我們的手,拉住我們的腳,這樣愈念佛,心裡就愈篤定愈有把握。我們進入經文來看,「凡出言」,我們念一下: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標籤:
瀏覽次數:4    人氣指數:4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35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37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