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05981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36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3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37
作者: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日期: 2011.05.15  天氣:  心情:

蔡禮旭老師主講


『凡出言,信為先』,這句話很好用。我們跟學生之間,只要他說答應了,我們馬上把這句說,「凡出言,信為先」。古代人確實對自己講出來的話非常的信守承諾。在春秋時代,有個人叫做季札,季札他代表吳國要出使魯國,他算是外交工作,在出使的過程,經過徐國, 徐國國 君就請他吃飯。在這吃飯過程當中, 徐國國 君就一直盯著季札腰帶上面的這把寶劍。季札看到 徐國國 君的眼神,就可以知道他很喜愛這支寶劍,這是「視思明」,看了以後他就明白。但是因為按照禮儀來講,代表國家都必須佩戴寶劍,所以他心裡就想等我完成任務以後,再把這把劍送給他,他自己在心裡暗暗這樣想。


後來他出使完魯國又經過徐國,他就去要把劍送給 徐國國 君,結果不巧 徐國國 君已經去世了。季札馬上就到他的墓前給他行禮,行禮完以後,就把他的寶劍掛在墓旁邊的樹上,他的僕人一看,就對他說:主人,你這樣做太過了,因為你也沒有答應要把劍給他;而且縱使你已經答應要給他,他也已經死了,所以根本不必要再把劍掛在那裡。季札接著就說,「始吾已心許之」,我的心已經起念頭要送給他,「豈以死背吾心哉」,怎麼可以因為死,而違背了我心的承諾?古代人的信用是在起心動念上修。我們聽到這樣的故事,自己也覺得很慚愧,有時候失信,第一個念頭還會想說怎麼去解釋一下,所以我們比起古人,確實感受到有一段差距。但是因為有差距才有進步,我們也時時去體會聖賢人做人的存心跟分寸,自然就能「德日進,過日少」。所以諸位同修,往後我們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起心動念,當你是這樣的態度,感應會很快。


另外,在漢朝東漢時代,有個官員德行很好,叫郭伋。郭伋他擔任一個地方的地方官,當他在巡視人民的一些情況,突然有一群孩子跑到他的面前來,就對郭伋講:大人,你下次什麼時候再回來?郭伋就算了一下時間,然後對小孩說,我哪一年哪一天會再到我們這個地方來。說完孩子送他走了,也都散了。下一次郭伋又到這個地方來,跟孩子約定的時間還差一天,提早了一天,郭伋就跟僕人講,我們今天不能進去,因為這樣就失信於小孩。所以郭伋就在村外的野亭子過了一晚,隔天他才走進去,而那些孩子都在那裡等著他。郭伋是做到了童叟無欺,縱使是再小的小孩,他也不願意失信於他們。所以光武帝非常讚歎郭伋的德行,稱他是「信之至矣」,他的信用已經達到極處。我們也要效法這些古聖先賢的精神,要做到「凡出言,信為先」。


接下來,『詐與妄,奚可焉』。「詐與妄」,在我們佛家就算是妄言,所以這段話裡面包括了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不可以欺詐、不可以妄言。假如我們去欺瞞別人,早晚紙包不住火,而且往往一句謊言出來以後,還要再用更多的謊言去掩飾前面的謊言,那會累死。


我在前年帶了一班的學生,其中有個孩子他父母離婚,爸爸又娶了個後母,他跟後母處的狀況就不是很好。我剛接這個班,也很關心他們的狀況,這個孩子因為已經兩個月沒有繳營養午餐,我就找他過來了解清楚,為什麼都沒有繳錢。結果他就講,他們家情況很不好,很窮,他都因為弟弟沒飯吃,都把這個營養午餐的錢拿去買麵包、買牛奶。講得我眼淚都快掉下來,恨不得馬上就衝到他們家給他買一堆東西。結果我說:今天老師跟你一起回家。這個孩子馬上很緊張:老師不用了!這個孩子的口才確實很好。我聽了以後覺得有點不對勁,後來又打了一通電話給他後母,他後母把他講得很不好。兩邊的說法差距太大了,所以不可聽片面之詞。


標籤:
瀏覽次數:6    人氣指數:6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36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38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