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評 見性成佛 <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評 見性成佛 <四>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評 見性成佛 <三>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1.04.15  天氣:  心情:
此中有二個重心,即<性>與<心>。
結論!即心即佛之心,是體離斷常,迴絕名相之真常心,凡夫若欲契入,必須從遠離<分別戲論>而入,所以說無心。從此得入,透出妄識牢籠,便是真心即真性之全體呈現,即是契入即心即佛之佛心-佛之知見。此之謂<明心見性>。
<壇經>以自己身心來解說,迷成穢土,悟即淨土,不談事實上國土的穢與淨,而專在自己身上說,禪者都有此傾向。禪宗重禪慢教,任意解經的學行風格,漸漸形成佛教中別樹風格的一支,慢慢發展起來,從<超佛,進一步越祖,從教義(佛法大意)到祖意(祖師西來意),進而連祖意也不立,專在日常生活,當前事物,一般語言,用反語,暗示,警覺….去誘發學人的自悟,終於形成禪語禪偈。
禪宗不先觀身而直下觀心,禪者在體悟時,名為<識心見性>,即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此中,<本>是本來如此,本來清淨,而以此來表示<性>或<心>,即清淨,具足之本心,本性義。法是一切法,性含萬法,萬法在自性,一切法盡在自性,所以<性>如虛空,能含萬法,能生變化,而<性>是眾生的生命主體,每人的真正自己(真我),眾生自性本淨,而一切法在自性,故名為法身(身之依止義);眾生的法身,就是自性。

待續
標籤:
瀏覽次數:53    人氣指數:653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評 見性成佛 <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評 見性成佛 <四>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