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導演都懂得以不露痕跡的方式,悄悄地散發出關鍵訊息。
曾以《衝擊效應》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導演保羅.哈吉斯( Paul Haggis),
有隻巧手,善於編織,總能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穿針引線的工程。
他的新作《關鍵救援72小時(The Next Three Days)》
就暗藏著一個「唐吉訶德(Don Quixote)」密碼。
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在《關鍵救援72小時》中飾演一位社區大學的文學教授約翰.布列南,
心愛的妻子莫名捲進了謀害妻子的兇殺案而坐牢,
從警方登門逮人開始,
他從來不曾問過妻子:「妳真的殺人了嗎?」
沒有,問都不用問,
他就是相信面冷內熱,
嘴吧上得理不饒人的妻子,
全力營救妻子,
打官司打輸了,
律師就成了他的出氣筒,司法救濟都無效了,
就乾脆來一場癡人說夢的劫獄行動吧!
一位文學教授,竟然也會玩槍?
也會劫囚?
是的,他是癡人。
唯有癡,才看得出他心頭的痛,唯有癡,才看得出他心裡的愛。
約翰雖然身材粗壯,
但是並無暴力傾向,
從來不曾和黑道交往,
初接觸,就被打得鼻青臉腫,
保羅.哈吉斯的劇本刻畫的就是一場「Impossible Dream(不可能的夢想)」,)越是不可能,
卻越想去嘗試,這不就是唐吉訶德式的「夢幻騎士」精神嗎?
連結唐吉訶德的動機或許是既簡單又明白的,
但是保羅的手法卻是精簡又內歛的,
全片的「唐吉訶德」連結,
只有一場戲,四句對白,極短極少,卻有著當頭棒喝的功效,
該懂的人一看就懂,那就是最精巧的設計了。
正因為約翰的正職是文學教授,
保羅特意安排了一場課堂戲,教室的黑板上就寫著「Don Quixote」的大名,
電影公司沒有特意去譯介黑板上的英文字,只有識得「唐吉訶德」之名的人才能會意,
鏡頭隨即切到約翰在課堂上與同學間的對話,
他直接問「唐吉訶德」的精神為何,一位女生回答說:「去相信別人的美德,比美德本身更重要。」
「是的,沒錯,書上是這樣寫的。」
約翰接著問:「我要問的是:『唐吉訶德』究竟在說些什麼?」
眼看沒有人答得出來,
他直接說出了他的答案:
「書上描寫的是理性毀了靈魂,『唐吉訶德』描寫的是一種非理性的勝利,一種非理性的強大能量
(It is about how rational thought destroys the soul. It is about the triumph of irrationality, and the power that is in it.)。」
《關鍵救援72小時》描寫的信念是基於男人對女人的愛與理解,
不管警方掌握了多少鐵証,
不相信就是不相信,
就算妻子是當事人,
卻也問也都不必問,
在約翰的心中,信念的意志己凌駕了一切。
確實,這種信念非常不理性,
畢竟警方辦案講究物証,殺人兇器上有妻子的指吻,
妻子又曾在辦公室內與死者大吵一架,
妻子的車子又緊鄰著死者的車子,
還有人看到妻子的座車疾駛而去,
一切都合乎「理性邏輯」的推論,
只差直擊行兇過程的証人而已,
但是約翰卻堅持著非理性的「信念」,
沒有人比他更認識妻子的脾氣,
沒有人比他明白妻子的為人,
「打死也不信」的「非理性」本能,卻因此形成了他所有救援行動的重要動機。
唐吉訶德認定風車是巨人,旅社是城堡,下女是淑女的心智狀態,
看在「理智」的常人眼中,
當然有如癡人異類,
然而,他的堅信與深信,
卻也讓凡夫俗女被塵埃蒙蔽的身心得渙然洗脫,有了全新的意義與認知,
只要始終如一,持之以恆,終必會有不凡意義。
羅素.克洛在《關鍵救援72小時》中演出的癡迷不悔,
跌跌撞撞,一身是傷,也不改其志,也不變初衷,活生生就是現代版的唐吉訶德了。
關鍵在於如果明明白白地把唐吉訶德與約翰畫上等號,
指涉就太清楚了,就沒有了想像的意境,就少了更寬廣的解釋空間,
只有一場戲,只有四句對白,就有畫龍點睛的力量,那是何等精練?又何等高妙的神來一筆。
約翰的非理性特質,在保羅的理性安排下,
得到最清楚的對照空間,就亦是《關鍵救援72小時》耐人咀嚼回味的魅力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