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072880
 普榮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晨起不能喝的四種水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請擺顆沒有剝皮的洋蔥吧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溫暖身體的養生法
作者: 普榮 日期: 2013.04.29  天氣:  心情:
 



 

溫暖身體的養生法


無論是人頗還是動物,只要生病到某一個程度,幾乎都會出現「發燒」和「食慾不振」的症狀。前面說明過,這兩種症狀可以增加白血球的吞噬、殺菌能力,提高免疫力。接下來要說明的是,想要促進健康、治療疾病,另一個必要的「力量」就是「發熱」=「溫暖身體」。









泡澡






想要「溫暖身體」,最快的方法就是泡澡了。此外還有溫泉、三溫暖、岩盤浴等等,只要選擇「自己覺得最舒服」的水溫(三溫暖或岩盤浴則是浴室溫度),「自己覺得最舒服」的時間來「泡澡」就可以了。只要一開始流汗,就表示體溫每上升 1℃ ,兔疫力就增加五到六倍的意思。另外,只要感到「心情舒暢」,大腦就會分泌快感荷爾蒙β-恩多酚,副交感神經的功效也會更強,還能增加NK細胞活性,讓免疫力更高。











肌肉運動






體溫的40%以上是由肌肉所產生的,所以想要提高體溫(=增加免疫力),肌肉運動是非常重要的。人體全身肌肉量的75%都在下半身,所以下半身運動比上半身運動,更能有效產生熱量。所以健走是肌肉運動的根本。健走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體溫,不過想要讓肌肉發達、增加發熱量的話,還是選擇負荷較重的運動會比較好,所以上半身推薦做「伏地挺身」,下半身推薦做「蹲下起立或抬腿運動」。「伏地挺身」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跟地板平行來做,但是體力不夠做不到的人,一開始可以先面對牆壁,把兩手扶在牆上來做「伏牆挺身」,等到肌肉慢慢變強之後,再拉開雙腿與牆壁的距離就好了。無論是「伏地挺身」還是「蹲下起立或抬腿運動」,一開始都是10次一組,做完一組休息一下,總共做三組(10X3=30),等到肌肉慢慢變強之後,以15X5=75次,20X7=140.....的步調慢慢增加就好了。人類肌肉細胞會一直發達到90歲,而且鍛鍊肌肉除了有體溫升高的功用之外,還有以下的效果:











1. 藉由肌肉的收縮、弛緩,分佈在肌肉內的血管也會跟著反覆收縮與擴張,使血液循環更順暢,進而預防。改善高血壓和心臟病。






2. 只要活動肌肉,就可以促進骨骼的血液流動,預防並改善骨質疏鬆症。






3. 只要活動肌肉,肌肉細胞中的GLUT-4就可以把血液中的糖分吸收到肌肉細胞中,讓肌肉更強壯,降低血糖,進而預防、改善糖尿病。






4. 只要活動肌肉,大腦記憶中樞「海馬體」的血液循環就會變好,進而增強記憶力,預防癡呆。






5. 只要活動肌肉,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時間就會變短,減少致癌物質對大腸的刺激時間,進而降低大腸癌的發生機率。






6. 只要活動肌肉,肌肉細胞就會增加男性荷爾蒙(女性體內也有)的分泌量,跟體溫上升效果相輔相成,就能增加自信心,消除「憂鬱」。






肌肉重量占人體的45%,是最大的器官,如果不去刺激、活動肌肉,是不可能保持「健康」的。











使腹部溫暖






就像「一肚子火」」、「一肚子苦水」一樣,日文裡面也有很多「肚子裡面」的精神表現手法。最近研究發現,存在於大腦下視丘的生長素抑制因數(荷爾蒙),也存在於消化道上皮層和胰臟的D細胞之中,而屬於消化道荷爾蒙的膽囊調節激素、胃泌素、胰島素、升糖素等,也存在於大腦神經元之中,所以這些內分泌統稱為腸腦縮胺酸。也就是代表大腦和腸道是緊密相關的。這樣看來,應該很容易瞭解為什麼壓力過大會造成腸胃不適,或是吃太多吃壞肚子會讓心情不好了。另外,從腸道內叫做「培氏斑」的淋巴節開始,身體所有淋巴組織中的70%都有巨噬細胞存在,而巨噬細胞也大量存在於腸道和肝臟中,所以「肚子」=「腹中」可說是免疫的「中心」。腸胃相當於植物的根部,所以只要溫暖腹部與腸胃,自然就能促進消化吸收,提高營養效率了。因此一整天,甚至一整年都用束腹來溫暖肚子,可以改善營養狀態,安定精神,提高免疫力,可以說相當重要。之前有位素不相識的70歲男性朋友,寫了一封信給我。內容簡單來說,大概是「我感染C型肝炎已經很久了,有人推薦我用干擾素療法,但是我不做,結果這幾年來表示肝功能數值的GOTGPT(正常在40單位以內)都在200以上。後來我看了大師的著作,知道溫暖肚子的重要性,便開始穿上束腹,並一天一次用電毯加溫十五分鐘左右,過了一個月,GOTGPT值都降低了,我希望大師能把這個方法教給所有為肝炎所苦的人」。











保持積極正面情緒






凡事看好的一面,為人犧牲奉獻,心存信仰,開心大笑等等正面心態,是可以溫暖身體的。因為「熱情」是可以提升「體溫」的。反之如果凡事都看不好的一面,成天抱怨連連,充滿悲觀的負面思考,就會降低體溫了。最近精神癌症學這門學問開始發展起來,它主張的就是積極正面的情緒可以提升NK細胞功能,進而治療癌症。在英國的皇家學院附屬醫院中,曾經針對相同程度的乳癌患者訪問本人「目前的心境」,其中大約一半認為「我完蛋了,或是全都交給醫師了」,另一半則是很有信心地想「無論如何都要把病治好」。所以後面這些人拚命服用營養品,使用胡蘿蔔汁等自然飲食療法、冥想等等。5年之後,前者的死亡率有80%,而後者的生存率則高達90%日文把疾病稱做「病氣」,代表「病一半、氣一半」或是「氣之病」,,英文的「disease」「(疾病),也是在ease(輕鬆、安樂)前面加上否定字首「dis」而成的,可見「心情」的影響有多重要。











確實攝取溫暖身體的食物






五十年前,日本兒童的平均體溫是 37.0℃ ,成人是 36.8℃,但是最近降低了。在我的健診中心裡面,一定都會測量新病患的體溫,最高的只有36.236.3℃,其他所有人幾乎都只有 35℃ 左右,比五十年前要低了 1℃ 。前面也說過了,只要體溫下降 1℃,免疫力就會降低30%以上,反之,平均體溫上升 1℃,免疫力就會提高五到六倍。最近30年來,醫學有了長足的進步,醫生人數也從十三萬人增加到二十八萬人,達到兩倍以上,醫療支出每年33兆日圓。然而癌症、心肌梗塞、過敏疾病、自我免疫功能疾病(潰瘍性大腸炎、克隆氏病、SLE、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病......)、憂鬱症等精神疾病依然不停增加,可見體溫降低是確實存在的現象。另外,「西醫」似乎還沒注意到這個事實的樣子。











日本人體溫降低的原因可以舉出以下幾種:






1. 交通系統發達,吸塵器及洗衣機等電氣製品普及,結果讓民眾很少使用人體最大的發熱器官---肌肉。






2. 夏天的基礎體溫降低,發熱量也減少,再加上不停使用冷氣,讓身體溫度更低。






3. 以年輕人為主,不泡澡改淋浴的人越來越多了。






4. 鹽分有強力的溫暖身體效果,卻被大眾當成罪惡,而使全日本極力推行低鹽食品。






5. 高喊讓血液更清澈的口號,攝取過量水分的人越來越多。






6. 健康攝取食物的基本法則就是「在地」,也就是攝取現在居住的地方能夠取得的時節食物,但是如今的日本食物多半從海外輸入,其中還有許多降低體溫的食物。











西方醫學和營養學定義食物燃燒時,讓水溫上升1℃的熱量就是1大卡,但是完全不考慮有「吃了會冷卻身體的食物」和「吃了會溫暖身體的食物」。就像啤酒、番茄、小黃瓜、西瓜等夏季食物,具有冷卻身體的作用,所以在炎熱的夏天吃起來特別好吃。相反地,醬油、肉類、蛋類、蔥等等食物,有強大的溫暖身體效果,所以冬天拿來煮火鍋就特別好吃了。同樣是食物,同樣的熱量,卻分成冷卻身體的食物和溫暖身體的食物,中醫的陰陽論早在兩千年前就知道這件事情了。冰雪色白,而綠葉在夏天摸起來依然冰涼,所以外觀呈現藍、白、綠色的食物,吃了會冷卻身體。反過來說,太陽、火焰呈現紅色、橙色,而東西燒焦呈現黑色,所以外觀呈現紅、黑、橙的食物就會溫暖身體,這樣就方便記憶了。日本人在這三、四十年內,就是因為吃多了下面清單上所記載的藍、白、綠 色食物,才把身體搞冷,這可是體溫降低的一大要因啊!像咖哩、咖啡、番茄這些食物,之所以顏色深卻又冷卻身體,是因為它們的產地分別位於熱帶地區的印度、埃及、南美等地。這是因為「產地」比顏色更優先。另外,怕冷體質的人如果真的很想吃冷卻身體的食物,請加鹽巴或是加熱(調理)之後再吃。











綠茶十熱+發酵→紅茶(紅、黑)






牛奶()十熱十發酵→乳酪()






白蘿蔔十鹽巴十壓力→醃蘿蔔乾()






就像這樣,只要顏色變深,就會變成溫暖身體的食物了。番茄、小黃瓜、西瓜(原產地為西亞地區)之所以加上鹽巴就會好吃,也可以從這個現象看出端倪。










標籤:
瀏覽次數:158    人氣指數:2358    累積鼓勵:1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晨起不能喝的四種水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請擺顆沒有剝皮的洋蔥吧
 
住戶回應
 
時間:2013-04-30 12:18
她, 90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