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927537
 莫問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死去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偶想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書迷
作者: 莫問 日期: 2009.01.06  天氣:  心情:

德國作家,尚保羅說過很耐人尋味的話:

「人生猶如一本書。愚蠢的人將它草草翻過,聰明的人卻會將它細細閱讀。
為什麼呢? 因為聰明的人知道,只能讀一次。」



我們人生 其實會看過很多書

從小時候童話書 故事書 到長大之後的教科書

看了
很多自己有興趣卻總是讀不完的書
或是
自己不喜歡卻必須把它讀到完的書

有人喜歡賣書 買了一堆 自以為這樣才是愛書成癡的表現
卻發現 自己時間根本不夠
總是要忙著太多生活中 應該忙 或是不該忙的事情
不是囫圇吞棗就是草草翻閱
不然就花錢去學速讀
最後看完了
也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麼 或是記住些什麼
有些角色錯亂(例如:總覺得哈利波特跟賈思潘見過面)
有些時空不符(例如:項少龍率領軍對打敗金兵)

這樣
只是又浪費了一段屬於自己的生命而已
沒有意義的事情 幾乎都是這樣重複著

或許每本書 都本來有個靈魂
只是在我們自認為 將來有時間再去翻閱卻遙遙無期時
那些書
慢慢的失去了靈氣 只空留一陣書香罷了


只要某本類型的書
在商業市場或是藝術市場 有著相當的評價或是利潤效益

一定會有更多相同類型的書相繼出版
於是人們都開始一窩蜂的

尤其是反應人們內心的渴望
也或許是人們在價值觀不夠模糊的年代 反映出一絲絲的冀望跟理性

就像之前的理財叢書 多到比路邊的流浪狗還多
但似乎
沒幾個人對書中的真正含意有所了解
最後都只是變成模仿自己的財力底限 或是變成那些有錢人家的財務試煉品

當然
也沒有對社會整體的經濟產生太大的影響

之後的奇幻文學跟驚悚小說 也是如雨後春筍的冒出來
當然
那些只是滿足我們的內心尋求刺激的幻想 對我們生活 並沒有太多實質的作用

曾經有位姐姐教我

每本書最少都要看過兩次 因為不管任何書 看過兩次的心境一定都不同
如果能夠讓自內心起了波瀾 或是觀念變好 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正面的作用
那本書就該被值得珍藏

"真正的好書.不管花多久時間.看過幾遍.仍是真正的好書"
"普通的訪間書.就算只是匆匆的翻閱.也只是在浪費生命而已"


還有多少本書被你塵封著?
還有多少時間可以仔細欣賞著?

或者是總認為
自己可以飽讀眾書到可以開一個資源回收站?
或是讓別人認為自己
擁有一種知識豐富的外在表象
事實上
內心有的只是 片段的流行 跟制式的思考
於是最後
自己卻記不住任何細微的片段
於是回頭看見自己花費時間跟心力的書本
卻發現對自己的心境跟生活 沒有太多新的想法與感動

或是
當自己跳脫出一本書的心境時
也同時跳脫出 一段雜亂的文字回憶

現在的價值觀
同情隨處都有
但是感動
卻很難被引發

看書的速度 永遠比不上
印刷之後 每個令人聳動的書名
或是
符合現在潮流的內容
不然就是
永遠觸動內心深處最脆弱的慾望跟同情

別忘了 機器印的都比我們腦筋快

不過

買書櫃其實是一件很必要的事
最少讓每本書都有一份歸屬感

也讓自己曾經過往的心境 得到一份休憩的空間

畢竟

用生命去欣賞的心情 不該只是草草的被翻閱

雖然那股之前的感動終究會淡忘

標籤:
瀏覽次數:67    人氣指數:2467    累積鼓勵:1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死去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偶想
 
住戶回應
 
時間:2009-01-07 19:08
她, 47歲,台中市,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