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主講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是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的教誨。諸位同修,這一點好不好做?很多時候覺得很有道理,但是真正看到的時候都會生悶氣,自己也覺得很無奈,怎麼悶氣就是壓不下去。曾經聽師長在回答問題,有位長者他就提到,實在沒有辦法不看人家的過失。結果師長回答他:你從今天以後,只要看到別人的過失,馬上就想說就是我的過失。比方說看到太太的過失,馬上就想就是我做得不夠好,所以我太太沒有感動;假如看到朋友有過失,就想就是我做得不夠好,所以沒有感動他;假如看到社會上的過失,就想到因為我沒有做好表率,所以社會才會亂。當我們看到所有的過失都回過頭來看到自己的本分,那我們的力量會花在盡本分,會花在提升自己的德行,就不會耗在見人過失,在那裡情緒打轉。師長這個方法相當好,我們聽了也心生歡喜。
師長也教誨我們,他說: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們對的也是錯的。當別人是錯的時候,我們把他當菩薩,他在告訴我「見人惡,即內省」,他也在告訴我們,現在的社會最缺乏什麼、最需要什麼。因為他們會造惡都是整個家庭社會所形成的問題,所以從他們的示現我們也了解到我們的本分,我們的責任。我們對的也是錯的,當我們心裡面生起我對你錯,我高你低,當下我們的恭敬心、平等心已經失去了。師長很多的話語我們都要靜靜去領受、去領會,然後去歷事鍊心,常常觀照自己的態度,自己的起心動念。當我們能夠這樣去下手,相信很多的態度會轉得很快。我們看下一句經文: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慼。】
這一句經文提到『唯德學,唯才藝』,這是精神生活層面;『若衣服,若飲食』,是比較屬於物質的層面。當我們為人長者對於人生的價值觀是偏物質,還是注重精神生活,當長者的價值觀是偏向精神生活,那孩子的人生方向就會往這裡走;當為人長者是比較追求物質享受,那下一代可能就會也是往這個方向走。所以我們希望孩子往後注重德行,首先我們要勘驗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對不對。
我常常會問家長: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後是什麼樣的人生?諸位同修,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後是什麼樣的人生?應該會有滿多答案說希望能像師父上人這樣,假如你當父母從小就是這樣的態度,那您的孩子應該會很有成就,我們也很歡喜,因為江山代有賢人出。我們去從歷史上了解到,任何一個留名青史的聖哲都有好的父母、好的長輩調教,都不是偶然的。你們都沒想過這個問題嗎?每天忙著賺錢,一天過一天,哪還想這樣?所以很多家長就回答:其實我也不希望他怎麼樣,只要他快樂就好了。我們要了解,當我們的目標都定得很低,那孩子的人生會到哪裡?「取法乎下,了無所得」,所以父母要有志向,孩子才有志向。
話又說回來,他說:我只希望他快樂就好。那我會反問他們:你快樂嗎?諸位同修,你快樂嗎?怎麼諸位的表情看起來都不快樂。當我們都沒有辦法過得身心愉快,怎麼又去期望我們帶領的孩子身心愉快。很多人都說人生就是要過得快樂一點,到底什麼樣才是真正的快樂?佛家講人生有八苦,三苦、八苦,其中三苦就是指苦苦、壞苦、行苦。而世間人追求的快樂都在哪個部分?壞苦。你看現在都很強調休閒活動,有沒有?我們中國幾千年歷史,有沒有強調休閒活動?很少!那為什麼西方人要休閒活動?這很值得我們去思考。因為他工作很痛苦,是不是?所以要緩和一下。禮拜一上班的時候都有禮拜一症候群,為什麼?很無奈,又要工作。但是我們古代這些讀書人,他假如當官的時候,他會不會覺得很痛苦?當他在當官的時候可以為民服務,他覺得很充實。處理完事務之後,因為民風淳樸,又不用處理一大堆雜事,他就可以遊山玩水,跟大自然在一起,身心輕安。
而現在人的休閒活動是什麼?我們帶班,每次要去旅行,跟孩子提議幾個地點,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夠多跟大自然在一起。結果孩子每次這些大自然都不考慮,都要去哪裡?都要去什麼遊樂園,然後又貴得要死,好貴,門票實在太貴了。然後帶去的時候,小孩就在那裡玩那些從幾百公尺然後掉下來,一路上在那裡叫。人很可悲,自討苦吃,花錢找罪受。為什麼會這樣?內心沒有真正的喜悅,很空虛,喜歡找刺激,就好像在吸毒一樣,吸一吸好像覺得舒服多了,結果過十分鐘以後又覺得很空虛。我記得有一次我帶學生出去,看他們這樣玩我實在看不下去,我又想說真的有這麼樂嗎?我就上去坐了一下那個轉盤,轉下來我都快吐出來。我說人真是可悲,無法了解到內心的喜悅,那種「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們都嘗不到。所以父母、長者對於孩子人生價值觀的引導至關重要,當他能夠真正追求的是內在充實的快樂,往後他在遇到這些很虛浮、很沒有價值的東西,他就不會生歡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