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62528
 2006erick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立院被攻陷啦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沉淪的台灣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懶人包 經部列10謬誤
作者: 2006erick 日期: 2014.03.21  天氣:  心情:
其實, 很多主要項, 大99.99999% 的人都不會去了解, 但是很確定的一點, 很多貿易協定都是有前提的架構, 開放 與否, 已經牽扯到台灣遲滯不前的經濟, 大家的不安全感. 事實, 台灣也都是保護主義的色彩, 趕不上世界的潮流, 這已有20年來, 源至於民主的開放, 大家把政治民主放前提, 經濟擺後, 政治決定經濟的發展, 選的總統又是法律人.

民黨時期, 大肆的進行社會福利改革, 大型的學制的改善, 大學四處都是, 職技學校慢慢被淘汰, 工業界找不到適合的人, 大家都去當白領了. 等到粥少僧多, 大家都吃不飽, 扁政府, 一值持續賣國產發債加強社福來維持形象, 金錢外交鞏固友邦. 唯一我認為扁政府有貢獻的是, 維持物價平穩(採取補貼措施), 建立東西向 / 濱海 / 國到三號公路. 但是經濟持續惡化.

就是因為對扁政府 及扁家貪汙的不滿, 大部分人轉而支持馬政府, 但馬政府的執政跳票, 也持續第二輪, 最主要是馬政府用的人是不食人間煙火 (跟馬皇是同類型), 又欠缺跟民間溝通, 太理想化. 深不知, 扁時帶的教育體系, 並沒把老百姓帶入宏觀及全球化的時代, 只是更保護保守. 而馬政府應要蠻幹. 而公務員遇到兩黨輪替, 也已被搞混, 因為公務員會擔心朝令夕改, 所以我想也不會主動提供正確的資訊和民意給各地方的governer.  所以用心的程度令人懷疑.

政黨間的惡鬥持來已久, 這次的服貿是一個跟其他國開始談貿易協定的前提, 因為各國私底下也表明, 要中國say 'YES" , 其他各國才會跟進. 這是國際間的現實, 台灣人沒得選, 民黨也知道(但老百姓不見得知道, 其中的利害關係). 但政黨之間的衝突, 利用無知的老百姓來跳躍式的抗爭, 擺脫立法國會下的架構, 這對民主是一大傷害. 而這些領導人, 我想他們以後大概也是會選民意代表的, 台灣民主雖已20年了, 但還是要用衝撞的暴力來凸顯, this is not smart way.  而老百姓卻還要忍受這些事多久呢?

跟各國和區域和國協和組織簽定貿易協定都是趨勢. 
太多人用香港的例子來解釋台灣的情況, 但大家都認不清楚, 香港是屬於大陸的. 香港人把台灣也當做是中國的一部分來看, 並預定這個結果必然論. 這決對是錯誤的, 因為台灣屬於台灣, 台灣有主控權.  服貿就是一個跳板, 給不給是看大陸臉色.

台灣的行政院, 不會用宣傳來解釋大家的疑慮 (太多人用以偏概全來反對服貿), 而立法院, 不是由兩黨談好後, 如認傷害, 再由老百姓公投來決定 Go or Donot Go?  台灣已沉淪20年, 不曉得下一個20年會不會是同樣的!!!!!  (稍為鬧一下都好, 可拿到更多利益, 這是有必要的, too over 就糟糕)

洪仲丘案是一個很好民主法治抗議的行動, 由公民權脫離政黨要求政府改變, 但立院淪陷又加入反對黨的利害關係, 學生單純的活動, 其象徵意義反對的看法, 早已脫離民主法治太遠, 至今, 學生令馬英九出來道歉, 這根本是年輕人的熱情加上天真的想法.  假如美國會被攻陷, 在美國已人權法制立國的國家, 你踰越法的制度, 那是一線之隔, 而且你攻擊的是立法機關, 我看, 早就動用警察了或槍械了.  

----------------------
中國時報- 經濟部解釋服貿

 這些懶人包像是公民覺醒聯盟製作的「黑箱服貿懶人包」、以及網友killbonra做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筆記」等;這樣的懶人包雖然號稱3分鐘可以了解《服貿協議》,卻也演繹了不少錯誤詮釋。而謬誤之處,不是危言聳聽,就是過度誇大服貿開放衝擊,也難怪馬總統忍不住曾痛批她是造謠者,而經濟部更指出其十大謬誤。以下舉出數點最明顯的錯誤。

 第一,懶人包強調《服貿協議》兩岸開放不對等,甚至宣稱大陸對台開放比秘魯、巴基斯坦還要低,但完全忽略WTO會員國的談判開放幅度,都必須與WTO承諾對照比較。兩岸在WTO的開放標準不一樣,「超WTO」的開放數目是否對等才是關鍵。而在《服貿協議》中,台灣的超WTO待遇僅19項,大陸對台卻有80項,很明顯是大陸對台開放程度較高。

 第二,開放生活產業,恐被陸資攻占。懶人包認為舉凡雜貨、小吃、麵包、眼鏡、金飾等上千種行業都會被陸資取代;但這些批發零售行業,台灣在4年前就已對陸資開放,由於台灣市場小,儘管早就開放,並沒有「遍地陸資」的情形;同時「恐陸」卻不恐日、美,顯然有特定歧視大陸意識形態。
 大灌水 恐嚇台灣人

 第三,懶人包也引述鄭秀玲說法表示,政府騙民眾只開放64項行業,實際上卻有上千種行業,並宣稱有500萬人將受影響、工作被陸勞取代。但這64「項」本來就是國際經貿協議都使用的CPC行業分類號,每一項涵括一類「產業」,換算成行業自然變多,但也並非上千項。同時,服貿根本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台,而把所有開放產業的勞動人口加總得到「500萬」,等於宣稱所有開放產業員工通通都會被陸勞取代,根本是不可能的情形。

 第四,對於開放項目,懶人包沒有指出還有許多限制,過度誇大開放範圍,繼而引發不符比例原則的國安焦慮。例如港埠業與橋樑隧道管理只能合資,而且比例須低於50%,而且不適用政府採購,在這些條件下,台灣幾乎沒有可資開放的項目;而航空貨運集散站,則限定合資比例不得超過10%,說要掌控物流,實在太過誇張。
標籤:
瀏覽次數:31    人氣指數:31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立院被攻陷啦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沉淪的台灣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