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05981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54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56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55
作者: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日期: 2011.06.02  天氣:  心情:

蔡禮旭老師主講
但是現在好多的父母都在一直把投資都放在這些聰明、讀書又讀得特別高的,結果他們所有的投資,他去了美國以後有沒有再回來?沒有,甚至於你還自己花錢去美國看看他。結果他剛好又娶了一個外國老婆,你去住了一段時間,他的老婆還會拿一張帳單給你,你住這一陣子要給我多少錢,到時候你就叫天天不應,那也是自己造成。反而都是那些學歷比較低的孩子在照顧父母,因為書讀愈高可能愈傲慢、愈自私,書讀得少,最起碼不會傲慢,比較謙恭。果不其然,他的晚年是大兒子照顧。後來他去世了,聯絡他的小兒子回來看他,他小兒子已經在其他的地方做生意,對著去傳達的人說:我來回又要一段長的時間,我又少賺多少錢。後來也沒給他父親送終。



所以人生努力的方向很重要,我們到底把孩子、把往後的子子孫孫往哪裡去帶?當我們重視的是道德、是德行,那我們這條路可能會帶動百年、千年以後的子孫,都邁向正確的康莊大道,所以學貴立志。諸位同修,你要帶你的家族走多少年?怎麼都沒有聲音?怎麼這麼沒有信心?「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最起碼也要拿 范仲淹 先生來做榜樣。你以後都想八百年不衰,應該怎麼樣帶後代子孫,相信你看事的角度絕對會相當不一樣。


我們剛剛也提到,真實智慧才能讓人生快樂,而真實的智慧也來自於好學才能夠學到。《大學》裡面提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人生的目標。「明明德」,明德用佛家語就是我們的自性,當我們明白了自性,明心見性,自己就成就了,那時候就法喜充滿;明明德也是自覺。「親民」,親近眾生,親近人民,才能夠了解他的需要。進一步要「新民」,這個「新」就是幫助眾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所以在《大學》裡面提到,就是自己還有讓眾人能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最重要的要從他的思想開始轉變起,這是覺他。最後「止於至善」,當我們明明德,當所有的眾人也能夠明明德,我們就自他圓滿,所以止於至善在佛家就是圓滿成佛。諸位同修,我們看到儒家修學的目標跟佛家修學的目標完全相應,我們就可以體會到英雄所見,大略相同。為什麼中國人能夠接大乘佛法,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聖哲人把我們的根基都紮穩,所以要好好珍惜老祖宗的智慧。那當你在明明德當中,就會有喜悅出現。


人生在哪些感受當中會讓你快樂?哪些情境當中你會覺得非常喜樂?哪些情況?諸位同修,你們這幾天都很痛苦嗎?你們這幾天有沒有感覺喜樂,為什麼會感覺喜樂?法喜充滿,「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因為我們的明德在力行當中透一點出來了,這個光芒,諸位同修,要讓它持續放光,不能回去以後又遮起來。我在高中時代聽過兩句教誨,當時候確實當場就肅然起敬,眼前一片光明,但是三十秒以後就黑暗了。第一次是聽到「岳陽樓記」裡面,范仲淹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突然眼前好像放光明,覺得這句話讓我肅然起敬。後來就沒有再放光了。另外一篇文章是孔明的《出師表》,突然讀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種人生真痛快。但是這個光芒直到十多年以後,遇到師父上人才重新再點亮。


諸位同修,人生有多少個十多年?不要再讓自己、還有讓我們的下一代浪費人生十多年的時間。當我們真正認知到智慧的可貴,聖賢教誨的重要,我們那些很紛亂的思惟就會放下。就是因為還沒有了解到重要性,才會顧慮東顧慮西,「我兒子假如不學這麼多才藝,以後會不會跟不上」,就一大堆煩惱,都來自於沒有深刻體會。這個智慧的教育綱舉目張,整個人生都可以全面圓滿發展起來。在馬來西亞有位朋友他就說:每次來聽課的時候,大家都是狀態很好,好像都開悟了,也是雄心壯志好好回去施展一下。突然在坐飛機的時候,開始有點眼前模糊,有點清楚又不會太清楚。結果一回到家裡,遇到冤親債主,就開始懷疑聖賢人說的是真的嗎?悟、霧、誤,到最後就退心,那可不行。


標籤:
瀏覽次數:6    人氣指數:6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54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56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