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302669
 Raymond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奶奶畢業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五種吹風扇方式損健康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為何子女沒有孝心
作者: Raymond 日期: 2015.01.30  天氣:  心情:
【轉貼】為何子女沒有孝心
很多朋友在接觸傳統文化教育後,逐漸對傳統文化生起信心和歡喜心,樂於隨學隨行。但是也常有朋友內心還是障礙重重,苦於無法讓傳統美德之首要——行孝之心切實融入自心,讓傳統文化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產生真實的受用。這種對善知識迫切的向往,令人欣慰,這也正是德行教育的魅力所致,唯有喚醒人們本源處良善的靈性,才是人生獲得幸福獲得快樂的保障。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可見「孝」為人道之切要。《孝經》亦雲:「人之行,莫大於孝。罪莫大於不孝。」但是,由衷地從內心生起孝心,力行孝道,並非人人輕易能至。賢能的古德似乎早已預見了後人的迷茫,在《德育古鑒》中為我們總結了不能行孝道的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個是「嬌寵」。過於被嬌寵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是很難生起孝心的。別看小孩兒小,但是他們心裡很清楚,擅於察言觀色,長輩這次放縱他,下次他就更肆無忌憚,日子久了,惡習也就慢慢養成了。現在我們也常常看到一些老人,明明看到孩子在做壞事,比方隨地小便,毀壞花草,還認為這是孩子的天真,甚至笑臉相對。還有一些做父母的,不能正視孩子耍的小心眼,明明是一件應當制止的事情,卻在孩子的撒潑胡鬧中妥協,放棄正確的判斷,這樣被寵壞的孩子,日後孝心是不容易生起的。


第二是「習慣」。成長中養成的壞習慣,也會令子女生不起對父母的孝敬之情。父母雖然對子女有很大的恩德,可是做子女的常常感受不到。因為接受這方面的教育,思維這方面的內容太少了,也很少感念父母的恩德。相反子女平常對父母說話粗魯,怠慢,父母如果不管,時間長了,便敢沖撞父母,和父母對著干,久之就形成頑固的壞習慣。自己內心的無明愚癡,也會障礙孝心的蘇醒。


第三是「樂縱」。只管自己貪圖享受,嫌棄父母多事。很多子女長大獨立後,漸漸不需要父母照顧了,就把父母支得遠遠的,生怕父母妨礙自己的生活,這也是生不起孝心的原因。


第四是「忘恩、積怨」。「夫恩,習久愈忘。」父母對子女的「恩」,時間長了,很容易忘掉。「怨,習久愈積。」怨,反而時間越久越易累積。做父母很不容易。母親懷胎後,吃飯不舒服,睡覺不舒服,翻身不舒服,喝涼水不舒服,喝熱水也不舒服,走路不舒服,彎腰也不舒服等等。母親一直承受著孕育後代的這個軀體,整整十個月的煎熬,把子女生下來後又要照顧子女的吃喝拉撒。含辛茹苦撫養長大,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子女,青春、財富乃至健康。甚至有的父母為了子女過得好,還造下種種罪業。在世間,父母之恩是對子女最大的恩賜。但是卻常常被忽略淡忘。試想,我們自己餓時,人家給我們一碗飯,很容易就會感動,但是對待供養我們衣食的父母,卻經常抱怨嫌棄,認為父母對我們的一切都理所當然。這樣的心理,也是難以生起孝心。


第五是「私財」。錢財總希望自己拿著才最放心,最好父母的錢也能給自己。「財足則忘親,財乏則觊親,求財不得則怨親。」錢財富足時就把父母忘了,囊中羞澀時,總希望從父母那裡拿點,如果父母幫不上忙,就抱怨父母沒本事、窮酸。如此之心,又怎能行孝呢?


第六是「戀妻子」。「有美味錢財,欲以娛妻寵子;有良辰佳會,欲以擁妻抱子,而悅親之念遂微也。」 夫妻好和,固是一家樂事,然當自己襁褓之時,父母養育之苦,妻子又在哪裡?如今父母待到兒子成人,娶得媳婦,不勝歡喜。但兒子娶妻養兒後,耽著自己的小家,而忽視父母者時常有之,有此自私心當然障礙孝心的生起了。反之,「戀丈夫」也是這個道理。


第七是「爭妒」。雖然無論什麼樣的兒女在父母心中都是一樣的,但是從外相上看,似乎我們孝順父母多一點,父母就愛我們多一點;我們逆著父母,相對來說愛就少一點。總是在自己的得失問題上斤斤計較,在看待父母對自己子女的問題上,猜疑父母是否偏心,對兄弟姐妹心存嫉妒,這樣的心理,也會令我們生不起行孝的真心。


《德育古鑒》對不能行孝道者深入精辟的歸納,正是古德對我們後世子孫的諄諄教誨,也是對世人心理深刻的剖析,我們理當好好以此比照自心,從問題的根本處來反省自己,這樣才能真正生起無偽的孝心。行孝不能等,誠如文中所言:「生身父母一去不返,上天下地尋覓無門,悔何及矣!危乎危乎!」借此,將古德之教導,整理出來與大家共勉,願天下子女都能聞思古聖先賢之教誨,廣行孝道,家中老幼和睦團圓。
標籤:
瀏覽次數:58    人氣指數:258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奶奶畢業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五種吹風扇方式損健康
 
住戶回應
 
時間:2015-02-01 21:55
她, 35歲,台中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