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7,084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2362528
2006erick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孔雀魚 之 3rd G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年教育的失策, 成就學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法治 民主都很重要的
作者:
2006erick
日期: 2014.04.10 天氣:
心情:
劉屏專欄-民進黨告洋狀
2014-04-10 01:15 中國時報 劉屏
台灣學運在美國未受矚目,主流媒體不關心;就算著墨,也僅止於報導,未見評析。少數例外是經常透露內幕訊息的《尼爾森報導》。
美國不容許霸占國會
民進黨支持學生霸占立法院,並為此在美國告洋狀,由立委蕭美琴寫了封公開信。《尼爾森報導》刊登這封信之後,也刊登了專家回應,使《尼爾森報導》成了學運在美國唯一的「陣地戰」。結果是1比3,民進黨敗北。
3分都是美國人攻下的。具體而言,卜道維(David Brown)一篇,尼爾森(Chris Nelson,即尼爾森報導的主筆)一篇,再加上容安瀾(Alan Romberg)一篇,然後《尼爾森報導》宣告就此打住。
如果戰局繼續發展,對民進黨更加不利,因為還有其他專家寫就評論,已交到尼爾森手裡。這位專家曾站在國會大廈裡,以親身經歷告訴筆者,「美國國會絕不會容許任何人霸占」;然後指著身旁的國會警察,一字一句的向筆者說道,「他們也不會容許任何人霸占國會」。
反擊民進黨,卜道維開了第一槍,他的「美國在台協會理事」身分令民進黨震撼不已,立刻向華府打聽「這是不是美國政府的立場」。卜道維和美國政府隨即都表示這是個人意見。但是華府圈內人都看得出來,卜道維對蕭美琴公開信的「逐條審議」無懈可擊。他這幾天又說,蕭美琴的說法「有很嚴重的疏漏」,他覺得不能讓美國人被誤導,有責任「把全部真相說出來」,而且他很有自信的說,「我就蕭女士公開信的缺失所發表的聲明是相當準確的」。卜道維一條條的點明:從去年6月起,民進黨就不斷阻撓《服貿協議》在立法院的審議;去年秋天開始的立院特別會期,民進黨繼續阻撓;到今年3月,民進黨仍然一再阻撓。
不論卜道維、尼爾森、容安瀾,關切的不是《服貿協議》能否過關,也不是群眾抗爭。相反的,他們都明確支持嚴格把關,也都全力捍衛言論與集會自由。但是民主國家裡,學生霸占公署,那是違法,無關自由,而且正如羅蘭夫人所說,「自由,多少罪惡假汝名以行」。
所以卜道維說,任何民主國家發生學生抗議示威,都很正常,但是任何示威者都不能占領國會,故「學生占領立法院,我認為不正常;國會議長召喚警衛處理違法的示威者,這才是正常」。準此,台灣把不正常當作正常,國會議長該正常處置的卻任由踐踏了。台灣有媒體及政治人物美化、甚至鼓動學生的行徑,這幾位美國專家大不認同。尼爾森一針見血的指:霸占國會的人,「說得滿是那麼回事,本質上莫非仍是專制?」
針對《服貿協議》爭議,民進黨有一份英文聲明,其中有一句是以粗黑體寫的,「這場騷動絕對不是民進黨煽動而起(the uproar was not instigated in any way by the DPP)」。不過這幾位美國專家不買帳,正如卜道維所說,「民進黨政治人物當晚就出現在現場;民進黨也在次日對學生的行動背書,並鼓勵全體黨員支持學生的非法占據」。正如尼爾森所說,大家理所當然的要問,「民進黨支持學生霸占,背後的思維究竟是什麼?」。
大腿要抱得適可而止
學運領導人魏揚、黃郁芬造訪華府,舉行記者會的地點是民進黨駐美代表處。3位專家從一開始就不相信民進黨的說詞,有先見之明。
民進黨執政時,一位高官說,「不抱美國大腿,抱誰的大腿」。所以為了維繫學運的正當性,必須取得美國認可,只可惜還沒有達到沈富雄說的「要抱得適可而止」。
幾年前,「洋基」棒球隊可能釋出王建民。台灣某立委發動「一人一信」,要大家把「洋基」棒球隊的電子信箱塞爆。結果被「洋基」損了一番,「一人一信」趕緊叫停。如今民進黨欲告洋狀,反被洋人駁。
標籤:
瀏覽次數:
55
人氣指數:
255
累積鼓勵:
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孔雀魚 之 3rd G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年教育的失策, 成就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