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60388
 佾舞八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中/日密集大地震~台灣請防備!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我雙手沾滿血!!~原子彈之父~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核能/爆/武~生?死!自付!!
作者: 佾舞八方 日期: 2011.03.17  天氣:  心情:

核能(或稱原子能)

是通過轉化其質量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方程式E=mc2,其中E=能量,m=質量,c=光速常量。核能通過三種核反應之一釋放:

核分裂,打開原子核的結淨力。
核融合,原子的粒子熔合在一起。
核衰變,自然的慢得多的裂變形式。

利用核能可以開發出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或者建造核反應爐用來發電或是驅動交通工具。

---------------------------------------------------------------------------

核電廠是利用核分裂或核融合反應所釋放的的能量產生電能的發電廠。由於控制核融合的技術障礙,目前商業運轉中的核能發電廠都是利用核裂變反應而發電。

核電廠組成部分核電廠一般分為兩部分:利用原子核分裂生產蒸汽的核島(包括反應爐裝置和一迴路系統)和利用蒸汽發電的常規島(包括汽輪發電機系統)。核電廠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屬:鈾-235、鈽。

核電站的類型核電站按照反應爐的形式不同,分為以下類型

輕水反應爐(Light Water Reactor):現有大部份的商業運轉核能反應爐均為此型式。
沸水反應爐(Boiling Water Reactor)
壓水反應爐(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如美國三哩島核電廠(Three Mile Island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
重水反應爐(Heavy Water Reactor),如中國秦山III核電廠。
高溫氣冷堆(High 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
石墨慢化壓管式沸水反應爐(RBMK),前蘇聯所發展的技術,由於設計缺陷易生意外,已較少使用。如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
快中子增殖反應爐(Fast Breeder Reactor),如日本茨城縣東海村常陽和福井縣敦賀市文殊反應爐。

-----------------------------------------------------------------------

車諾比核電廠事故


車諾比核電廠事故(烏克蘭語)是一件發生在前蘇聯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的核子反應爐事故。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廠事故,也是國際核事件分級表(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中唯一的第七級事件。因為功率的劇增導致反應爐被破壞,令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環境中。最初發生的蒸氣爆炸導致兩人死亡,而事故中絕大部分受害者的死因都歸咎於放射線。

在1986年4月26日的凌晨1點23分(UTC+3),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鄰近的車諾比電廠,第四號反應爐發生了爆炸。後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併散發出大量高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涵蓋了大面積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投在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

核輻射塵污染過的雲層飄往眾多地區,包括原蘇聯西部的部分地區、西歐、東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不列顛群島和北美東部部分地區。此外,烏克蘭、白俄羅斯及俄羅斯境內均受到嚴重的核污染,超過336,000名的居民被迫撤離。依據前蘇聯的官方報告,約60%受到輻射塵污染的地區皆位於白俄羅斯境內。

這次意外引起了眾人對於前蘇聯核能發電工業上的安全顧慮,也減緩了一系列的核能工程進度。同時此次事件也促使了前蘇聯政府的資訊趨向較為透明化。蘇聯瓦解後的各個獨立國家,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至今仍為清理車諾比事件所造成的污染問題及其引起的健康問題付出著極大的代價。因事件所造成的死亡人數難以精確計算,前蘇聯時期的刻意隱瞞,使得追查犧牲者方面的工作變得更為困難,事實上,前蘇聯政府當局在事件發生之後不久,已禁止醫生在死亡證明上提及因「輻射線」而死亡。

這個災難總共損失大概兩千億美元,包含將通貨膨脹也列入計算。這使得車諾比災難在近代歷史中成為最「昂貴」的災難事件之一。


由國際原子能總署和世界衛生組織所主導的車諾比論壇在2005年所提出的車諾比事件報告中,56人的死亡被歸咎於此事件(47名救災人員,9名罹患甲狀腺癌的兒童),並估算在高度輻射線物質下暴露的大約60萬人中,會有將近額外有4,000人將死於癌症。[5]此數據包括已診斷出的4,000名兒童甲狀腺癌會造成的死亡(依據白俄羅斯的經驗,存活率接近99%)。綠色和平組織所估計的總傷亡人數是9萬3千人,但引用在最新出爐的一份報告中的數據指出發生在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單獨事件在1990年到2004年間可能已經造成20萬起額外的死亡。儘管疏散區域和某些限制地區還有些管制,但是大多數的受影響區域已經被認為可以安全地居住和經濟活動。

-----------------------------------------------------------------------

三哩島核泄漏事故


三哩島核泄漏事故,通常簡稱「三哩島事件」,是1979年3月28日發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薩斯奎哈納河三哩島核電廠(Three-Miles Island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的一次部分爐心融毀事故。這是美國核電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事故。



三哩島核洩漏事故是核能史上第一起反應爐爐心融毀事故,此事故的嚴重後果是在經濟上,公共安全及健康上則沒有不良影響,究其原因在於安全殼發揮了重要作用,凸現了其作為核電站最後一道安全防線的重要作用。在整個事件中,運轉人員的錯誤操作和機械故障是重要的原因,提示人們,核電站運轉人員的培訓、面對緊急事件的處理能力、控制系統的人性化設計等細節對核電站的安全運轉有著重要影響。

雖然此事故並沒有證明西方國家的核電廠會造成公共危害,但是也大幅提高核電廠的成本,以免核子事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如此安全的核電廠並沒有競爭力,因此核電廠興建數量大減。到二十一世紀初的燃料價格大漲及全球暖化效應顯現才開始出現核能復興(只是這復興可能是短暫的,因為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似乎打破西方核電廠有圍阻體所以很安全的看法)。

這場事故恰巧發生在描述核電站安全問題的驚悚片中國綜合症上映12天後,美國公眾對核電信心因此大受影響。

------------------------------------------------------------------

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


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日語:福島第一原子力発電所事故)是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縣東方外海發生矩震級規模9.0大地震後所引起的一次核子事故,福島第一核電廠因此次地震造成有爐心熔毀危險的事故。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向福島第一核電廠周邊10公里內的居民發布緊急避難指示,要求他們緊急疏散,並要求3公里至10公里內居民處於準備狀態。他表示:「因為核反應爐無法進行冷卻,為以防萬一,希望大家緊急避難。」接到指示後,福島縣發出通報,緊急疏散輻射半徑20公里範圍內的居民,撤離規模為14000人左右。

3月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表示,福島第一核電廠正門附近的輻射量是通常的70倍以上,而1號反應爐的中央控制室輻射量已升至通常的1000倍。這是日本首次確認有放射性物質外泄。

3月13日,3號機貌似也可能發生部分爐心熔毀。根據東京電力公司當地時間1pm通訊,發生化學爆炸的1號機注入海水與硼酸,這是為了要冷卻與阻止進一步核反應。由於反應爐安全殼的氣壓過高,3號機已經排氣。之後,為了要吸取中子,又灌入含有的硼酸的水。雖然核反應爐安全殼內的氣壓很高,2號機的水位也比正常低,由於冷卻系統仍舊能夠將水注入,水位相當穩定。同日日本核能研究開發機構宣布,依照國際核事件分級表,將福島事故分級為第四級核事故。政府官員談到爐心熔毀的可能之後,大約170,000–200,000名居民已被疏散至安全地區。而法國則認為問題比日本官方宣稱的更嚴重,是第六級事故。

3月14日上午11點01分,3號機也因同樣問題而導致氫氣爆炸,相關單位隨後發出通報,附近方圓20公里內600多位居民全部室內避難。

3月15日清晨6時10分,2號機組反應爐的控制壓力池損壞,而引發爆炸,而4號機組發生氫氣爆炸導致了火災,相關單位隨後要求廠房半徑20公里範圍內所有人撤離,30公里內範圍內的人留在家中,並將此區空域發布為無限期區域禁飛令。

3月16日,福島第一核電廠內處理危機的工作人員全部撤離現場,實行暫時的避難。
------------------------------------------------------------------------

廣島市原子彈爆炸


廣島市原子彈爆炸事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在大日本帝國(當時的日本)廣島市,於日本時間1945年8月6日早上8點15分投下原子彈的歷史事件。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遭受核武器襲擊的都市。原子彈爆炸造成廣島市十幾萬居民死亡,都市遭到毀滅性打擊。


傷亡人數


大多數的估計認為在廣島約有7萬人立即因核爆而炸死。到1945年年底,據估計因燒傷,輻射和相關疾病的影響的死亡人數,約從9萬到14萬。 還有估計到1950年止,由於癌症和其他的長期併發症,共有20萬人死亡。

爆心500米以內的被害者,有90%以上的人當場死亡或當日死亡。500米到1000米以內的被害者,超過60%-70%的人當場死亡或當日死亡。暫時生存下來的人,有50%的人在6天內死亡;過了6天,又有25%的人死亡。

直到1945年11月,爆心500米以內的人98%-99%已經死亡;500米到1000米範圍內,90%的人已經死亡。從1945年8月到12月,總共有9-12萬人死亡。

-----------------------------------------------------------------

長崎市原子彈爆炸


長崎市原子彈爆炸是二次大戰末期由美軍對大日本帝國長崎市所發起的一次核攻擊,發生於1945年(昭和20年)8月9日日本當地時間上午11時02分(UTC+9),亦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於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第一次為8月6日對廣島市的核攻擊),投下的原子彈是屬於Mk-3型且名為「胖子」的原子彈。當時的長崎市人口有24萬,戰後估計死者約達14.9萬人,而建築物大約36%受到全面燒燬或破壞。

對打算在本土繼續作戰的日本投下原子彈,在戰略方面意義重大。在長崎市發動核攻擊的目的是利用核子武器威懾日本,打擊日本軍方的作戰意願,但發動核攻擊的實際動機和理由仍有爭議。

如果是將長崎縣、長崎市的「長崎」以片假名寫成「ナガサキ(Nagasaki)」的情況,通常是在描述長崎市原子彈爆炸的事件。



受害情形


原子彈在浦上地區的中央爆炸,在本區造成嚴重的毀滅。幸而長崎的中心區域,由於與爆炸中心相距約三公里,且尚有金毘羅山等眾多的山脈遮蔽,因此除了不受遮蔽的灣岸地區以外,受損較輕微。其中也有在廣島核爆受難的民眾,被疏散到長崎依親而難逃此劫;或是因出差等原因造訪廣島而受難的民眾,原來在長崎的家也因核彈遭殃等等,所謂「雙重受難」特別不幸的事例。 浦上地區被轟炸的慘狀,與廣島市不相上下。爆炸當時正在浦上天主堂舉行彌撒的神父與信徒們,由於爆炸所伴隨的熱線,以及隨之而來塌陷崩解的瓦礫,所有人當場死亡。在長崎醫科大學裡,看病及住院的病患與醫護人員們,大部份都當場死亡。在長崎市內收容戰俘的設施中,據說也造成了聯軍士兵(主要是英軍與荷軍)大量的傷亡。

-----------------------------------------------------------------

~~~原子彈的威力~~~


衝擊波和氣浪


廣島燃氣公司本社爆炸的瞬間,中心氣壓達到了數十萬個大氣壓,引發了極為強烈的衝擊波和氣浪。

爆炸中心的風速大約是440米/秒,相當於12級颱風的風速的10倍。超音速的風和衝擊波一起向外擴散,將一般的建築破壞殆盡。

爆心的風壓達到了350萬帕斯卡,相當於在1平方米的地方加壓35噸的重物。就算在半徑1000米以內,風壓也達到了100萬帕斯卡。此範圍以內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以外,全部遭到毀滅。2000米以內的風壓是30萬帕斯卡,此範圍以內的木質房屋全部被毀滅。


熱線


熱線燒灼的痕迹熱線的總能量大約是22萬億焦耳,即5.3萬億卡路里。熱線,其實就是紅外線,在爆炸後的3秒內大量放出。熱線的能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爆心地每平方厘米大約是100卡路里,500米範圍內為56卡路里,1000米內是23卡路里。也就是說,地面受到的能量相當於受普通太陽照射的1,000倍。

爆炸中心的溫度,達到了3,000-4,000℃之高。爆心附近的房屋瓦片等紛紛「起泡」,木質房屋達到著火點自動自燃。


放射線


爆炸發射出了大量的α射線,β射線,γ射線和中子。據推算,地表每1平方厘米有高速中子1萬2千億個、慢中子(熱中子)9萬億個。


黑色的雨


原子彈爆炸產生了巨大的蕈狀雲,蕈狀雲裡含有大量核輻射塵。這些核輻射塵和雲中的水氣混合在一起,形成了黑色的雨落在廣島一帶。這種雨具有高放射性,因此污染了河流,而當時因口渴不慎飲入這些雨水的難民,多數即在數日內死亡。

***********************************************************
短期的影響


燒灼傷


灼傷的女性。身上衣服顏色較深的部位,灼傷的更為嚴重。原子彈引發的大量熱線和放射線,爆心1千米以內的人,均受到了5度的重度燒傷,表皮全部碳化。熱線的影響範圍是3.5千米以內。此範圍內的木質房屋大都自燃,更是造成了二次燒傷。爆心1千米以內而又在屋外的人,90%在7天內死亡。



外傷


衝擊波本身會對被害者造成損傷;衝擊波毀壞的建築物的碎片以高速沖向被害者,也會造成二次外傷。有人的眼球和內臟甚至直接從身體里飛了出去。



放射能症


原子彈爆炸發射出的大量放射線,使大量被害者得了急性放射能症。癥狀是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發熱、脫毛症、皮下出血等等。也有人因此得了白血病。被害者大部分在一個月內死亡。



二次放射能症


隨後趕來救援的人,因為防護措施不到位,也有人得了放射能症,不過數量較少。受黑雨影響的人,也得了二次放射能症。


-----------------------------------------------------------

以上簡略~~轉貼自....維基百科


網址


http://www.zh.wikipedia.tw/

http://www.zh.wikipedia.tw/
標籤:
瀏覽次數:145    人氣指數:345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中/日密集大地震~台灣請防備!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我雙手沾滿血!!~原子彈之父~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