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61125
 呆呆~葳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拒絕暖冬效應讓小寶貝遠離蘋果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位才女走了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日本人食用的分量不多
作者: 呆呆~葳 日期: 2007.01.23  天氣:  心情:
日本人食用的分量不多,並將食物擺放在美麗、尺寸小的餐具上

在日本,食物意味著得慢慢嚼,每一口都得要仔細品嚐。但是這裡有一個奧妙之處:吃完一餐絕佳的日式家庭料理,就一點都不會感到還有飢餓感!

日本人幾乎是一出生就學會這些習慣,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學校。一個典型的日本小學中不會有自助餐廳或是自動販賣機,取而代之的是,孩童在教室吃營養午餐,大家輪流為其他人服務,還要戴上特別的廚師帽子和工作服。每個孩子都給予同等分量的相同食物(你可以請求給你第二份)。

在日本,不同的食物盛裝在不同的盤子上、碗中,而且,碗盤和美國的相比幾乎都算是小尺寸的。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食物的分量,增加食物的美學感受力與心靈號召力。

如果你受邀前往日本家庭吃晚餐,會留給你難忘的經驗。一九三三年偉大的德國建築師布魯諾‧陶特(Bruno Taut)來到日本,留給我們一份書面的美食紀錄,敘述他在一戶日本人家的飲食經驗。他寫道:

這個經驗「極具美學價值的」。桌上擺放著各種菜餚,每一道菜餚都盛裝在不同的容器中。湯在漆碗中,魚在不規則形狀的碟子上,碟子上裝飾的釉色非常黯淡,卻與碗的顏色十分協調。」有一個碟子裝著紅色與白色的生魚片,外加一碗有碗蓋的飯和一個小酒杯。「我妻子對於我們眼前的餐宴大感吃驚,」他猶然記得,「似乎日本人的食慾多是經由視神經喚起。」

日式家庭料理呈現方式的根本基礎是:
‧不擺滿整個盤子;
‧任何菜餚都不是大分量;
‧每一道菜餚都有自己的碗、盤;
‧少一點永遠意味著就是多一點;
‧每一道菜餚的擺放方式都是要呈現食材的自然美;
‧食物必須稍微裝飾與搭配;
‧新鮮是最佳的選擇。

標籤:
瀏覽次數:92    人氣指數:2492    累積鼓勵:1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拒絕暖冬效應讓小寶貝遠離蘋果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位才女走了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