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日本報導】
2011/07/25
|
鶴見川實施流域綜合治水,四千兩百多個滯洪池發揮治水功效。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
|
在都市發展的經驗上,日本和台灣犯同樣的錯:土地過度開發,版圖不斷擴張的人工地盤阻止雨水滲入地下,惡化的「熱島效應」讓夏天更熱,雨水回不了原來的歸宿,被迫四處暴衝、加速入河,養成日本河川暴怒性格,沿岸飽嘗淹水之苦,鶴見川是典型的代表。
鶴見川是東京都「首都圈」的重要河川。整條流域聚集一百八十八萬人,每平方公里住了八千人,是日本擁擠之最,台灣的十二點五倍。
高度開發打亂了水循環的規則。鶴見川流域人口四十年內暴增四倍,都市化比率增加百分之七十五,八成五土地蓋了房子和道路。上游的降雨到達下游,過去要花十個小時,現在不到兩個鐘頭,速度整整快了五倍。千葉大學工學研究科講師大澤浩一形容,以前發豪雨特報,沿岸居民都剉著等。
淹水災情催生日本「綜合治水」政策。一九七九年鶴見川被指定為第一條「綜合治水」河川。它整合流域的上中下游,告別多頭馬車的分治時代。
|
日產體育館蓋在鶴見川旁,它的地面層挑空,也是超大滯洪池。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
|
日本京濱河川事務所課長齋藤充表示,綜合治水是工程與非工程手段並用,中央立法、提供資源,地方配合執行;除了疏浚、加寬河道,倍增排洪能力,也用各種方法誘導合理的土地利用,恢復土地的保水機能,降低河川溢堤風險。
「就是要想盡辦法把雨水暫時留住。」齋藤充說,流域廣設置滯洪池,補助家戶設雨水貯留系統,大幅減輕鶴見川的負擔,「脾氣也好多了」。
從「鶴見川多目的遊水地」屋頂平台眺望,齋藤充指著對岸說,如果沒有四千兩百多個滯洪池,就沒有日產體育館、新幹線和繁榮的新橫濱市。
八十四公頃的遊水地是四千多個滯洪池中最大的一個。「外面淹滿了,裡面還能踢足球。」大澤浩一指著柱子的水位刻度說,這座容納七萬多人的日產體育館本身就是一座滯洪池,地面層挑空、還地於河。
拜四千多個滯洪池之賜,鶴見川流域淹水受災戶已從一萬八千多戶驟減至上百戶。
四千多個滯洪池得來不易,環境團體TRnet發起人岸由二說,早年民間擔心土地貶值,反對設滯洪池,成效緩慢;二○○四年起強制規定開發基地須提撥空間滯洪,否則不發建照,滯洪池才開枝散葉。
岸由二說,政府算出沿岸各城市必須消化的滯洪量,訂出達成時間,透過主動徵地開闢,以及要求建築開發者設置,「就像買車須自備停車位一樣,開發者也要自行吸收基地外排的雨量,不能以鄰為壑」。
對都市地區來說,滯洪池可能是住家挑空的一樓空間,代表居民要有淹水的準備,習慣與水和平共處,翻轉防洪必須「不淹水」的舊思維。
‧Audio Slide Show/日本防洪的地下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