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突然寫到『快作古』的高中生活呢?
乃是因為今天一大早有學生來問我『N』與『M』及buffer該怎麼配製,這都是高中時就該奠定基礎的課程。
對我而言,高中時代除了只跑一個『書法社』,畫一些『仕女圖』加上『合唱團』,剩下的就是讀書、唸書加看書了。
想想……我還真乏味呢!
而且上大學前,我完全是個運動白癡,只勉強加上逼不得已的考過25公尺的游泳。
好久以前,小雅因為聯考數理成績是全校前50名,所以直接被送入所謂的自然組實驗班。
這個班級的特色是:
1. 高一就開始上物理、化學與生物。
2. 不用上地理與歷史。
(所以我的歷史與地理一直停留在國中階段)
雖然我開心的悠游於化學與生物的世界,物理對我而言卻完全是撞牆科目,所以在可以選擇之下,我就放棄了它。
我當了兩年的生物與化學『小老師』,在『家中榜樣大姐的自尊下』,我常常自己鞭策自己預習與複習,因此這兩個科目一直維持不錯,也是我日後『填志願』的最高原則。
上大學、進研究室,甚至到私人單位去做配方調製與試驗,都免不了『調配』、『配藥』及『計算濃度』。簡單的數學概念如ppm、%、分子與分母及長度、重量與體積換算要清楚之外,就是化學方面的莫爾濃度與莫爾數了。我從來沒忘記過,甚至PV=nRT也都還記得,一些常用元素的分子量也能隨時從我的腦中search的到。
我想高中時代那段讀書、唸書加看書的三年時光雖然乏味了點,卻真的是我日後求學精進的好工具啊!
可是最近不小心發現自己的記憶真的只剩『單次複印機』的功用,我可以在短時間看完資料,然後上場應戰考試,可是寫完之後就全忘了。連題目是啥?都忘了!
所以結論就是:請珍惜18歲以前的學習,因為那個時候的認真學習是能夠終身不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