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465840
 Johnson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錢放銀行將死無葬身之地?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為什麼會離婚?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19諾貝爾經濟獎的另一個面
作者: Johnson 日期: 2019.10.26  天氣:  心情:

2019諾貝爾經濟獎的另一個面


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國際間引發諸多爭論,除了明明是夫妻共同獲獎,女性經濟學家卻總被冠上「太太」的形容詞,引發女性主義者批判;兩人鑽研窮人、希望有效消滅貧窮的理論,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批評。甫從世界貿易組織大使卸任的中研院院士朱敬一,解釋光環背後的陰影面。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經濟發展學者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與杜芙若(Esther Duflo)(以下簡稱BD)今年拿到諾貝爾經濟奬,其實背後有不少爭議。國內的評論者大都「與人為善」,或是與這兩人熟識,所以沒有提及這些爭議。這些爭議涉及研究倫理,加上研究對象為窮人,值得關注。(延伸閱讀:人為何貧窮?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對打2006諾貝爾和平獎)


 BD 二十年來專心做「實驗研究」,把開發中地區的政策執行對象區分為兩組,然後計算「對照組」相對於「控制組」的各項數據,例如工作表現、輟學率、孩子學業成績、嬰兒死亡率等。許多研究已經進行了一年、三年、五年,甚至更長。為什麼繼續實驗下去?原因或許是因為統計上、科學上結論還不顯著,或許是邊際效果還不夠強,或是「這樣的論文還發表不了」,還要再一些証據。經年累月,這兩人成為著作等身的發展經濟學大尾了。


 <<窮人的經濟學》的暗黑面


在他們撰寫的書《窮人的經濟學》中,兩人描述了若干實例。例如,控制組給予真正的鐵質養分,對照組給予「安慰劑」,然後計算兩組服用者的工作表現,得到「鐵質對工作的邊際貢獻」。其爭議是:鐵對於身體健康、營養體力的貢獻,食品科學的文獻應該一籮筐,還有必要再這樣實驗一下嗎?


再如,他們為了計算印度的「菁英偏見」,將老師隨機分派到「前段班」與「後段班」,然後再訪問、調查老師的反應。他們的結論,要證明印度的確存在「菁英偏見」。但是這樣的驗證,有意義嗎?把老師隨機分派到不同的班級,合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嗎?學生的權利,有納入考量嗎?那些對照組的學生家長,有權力拒絕實驗嗎?


 微型創業只看利潤嗎?


又如,兩人研究結果認為,微型貸款的成效普普,主因是申請貸款的「只有」人口的27%,而做小生意的「只有」21%申請貸款 。卻沒有說明,為什麼27%21%是「低」比例,所以不算成功?


 


兩位教授在許多地方都指出,微貸創業成功的定義,至少利潤要是正的。這種以經濟利潤做為「成功」的唯一定義,令人難以苟同。我的親戚開個網路接單的甜點工作室,月收入也許只有4萬,而她去做其他工作可賺5萬,所以機會成本是5萬。照經濟學家的算法,她的利潤是負1萬,是「失敗」的創業。


 


但兩位經濟學家顯然不了解在開發中地區被壓抑年輕人的苦悶。他們的創業,有自我實踐的喜悅、有時間調配的自由、有不受上司臉色的解脫。為什麼只看經濟利潤的正或負呢?微型創業的未來,一定要往大型企業擴張嗎?


 


天啊!鬥地主是「土地重分配」


兩位經濟學家對於經濟發展的大視角,也令人不敢苟同。(延伸閱讀:小實驗勝過大理論 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解決貧窮之謎)


 


他們提到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有些國營事業悄悄地把土地、廠房、設備「移轉」給員工,於是「員工有樂觀的想法,……他們之中最有天分的人最後能夠創立夠大的企業,並反過來聘用其他的員工。」


 


他們完全忽略:中國與前蘇聯共產主義國家私有化最大的爭議,就是那些「移轉」,十之八九是共產黨高官的掏空、舞弊,把原本屬於全體人民的財產,送給少數人。


 


這樣的經濟發展,是完全沒有正義理念的扭曲發展,它居然是兩人心目中的樣版,昭昭形諸文字,令人瞠目結舌。 BD 兩位學者提到中國的「土地重分配」,說它可能使「中間階層的農民得益」。


 


他們是我認識的唯二經濟學者,把中國在毛澤東時代的階級鬥爭、清算地主、殺人無算,以「土地重分配」這麼美化的名詞去描述的。他們是不食人間煙火嗎?


 


70年前的中國土地確實分配有問題,但是分析血淋淋的階級鬥爭,怎麼可以用這麼荒謬的立論?這種說法,與中共中宣部的小科員,真是若合符節。


 


政策研究的倫理前提


經濟發展課題最基本的核心,是人文關懷,而不是計算「某種試驗的邊際效果」。但是有些經濟發展的教授,往往只是要發表文章,不管其他。計算邊際效果如果沒有一點通識教育的視野、沒有公平正義的理念,那就是「不見樹木,只見輿薪」。計算邊際效果如果侵犯基本人權,更是根本不該進行。


 


生命科學與心理學都常有實驗,例如用小鼠、腺蟲、果蠅實驗。但是許多人都了解,一旦用大鼠做實驗,真的有點不忍心,遑論是猴子實驗、貓狗實驗。也因為如此,生命科學研究都有倫理檢驗,不通過的根本不准做。


 


但是政策研究,往往只要說服鎮長、區長就做了,居民莫名奇妙地就被歸類為控制組或對照組,領到「真的鐵質」或「假的鐵質」。這樣的研究,能通過倫理檢視嗎?


 


兩位教授的基金會網頁,把研究倫理說得四平八穩。但觀其所著所述,實在覺得差距超大。 當然,經濟政策「有沒有效」非常重要。兩位MIT經濟學家發明的方法,創造真正的隨機抽樣,計算出來的「邊際效果」的確最精準。他們批評發展經濟學的前輩經濟學家薩克斯(Jeffrey Sachs),有若干政策建議是錯的、糟蹋錢的,有時的確如此。但薩克斯若干「錯誤」的建議,也許背後有一些惻隱之心吧!(延伸閱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站在文學角落,對抗甦醒的怪獸)


 


政策實驗該是冷酷的嗎?


正港的科學,絕對是冷酷的。但是經濟學是「正港」的科學嗎?我並不反對實驗經濟學。但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實驗,有些卻讓人覺得是為研究而研究,不是為解決經濟發展而研究。像鐵質有益健康、有助體力,食品科學的證據鋼鐵般堅強,哪裡還要需要研究?他們只是硬把人分兩組,以便算「邊際效果」,這樣做,令人難以認同。


 


另一對兩位經濟學得主的批評是研究方法。絕大多數的研究都要經費。社會科學中的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尤其要花錢。但是花錢事小,有時候花錢都未必能做田野、做訪調、做實驗。


 


大約30年前,美國某大學心理學系的博士班學生要做「年幼學習珠算是否會影響五年、十年後的學業表現」,就到台灣做實驗。台灣教育當局全力配合,將轄內所有小學生隨機區分為兩組:有的學珠算、有的沒學珠算。然後,用教育當局的戶籍資料追縱學生,看控制組與對照組學生五年後的表現,依美國大學研究團隊的需求,記錄之、整理之、寄送之。


 


誰有「權力」做實驗?


這個計劃需要的經費不多,台灣政府的配合才是關鍵。但是誰能促成教育局的配合?也許是美國在台協會,也許是 Fulbright 基金會。但是無論如何,台灣教育當局用公權力完全的配合實驗,其資料只會提供給美國研究團隊,也只可能是這一個團隊的研究成果。(延伸閱讀:沒給氣候少女 諾貝爾和平獎頒給衣索比亞總理)


 


這樣有什麼不對勁呢?我說不上來。但是,這是「特權」研究。兩位學者的研究,特權感覺就更強烈。基本上,他們不是在一地一區做「政策實驗」,而是在全球各地做實驗,把一拖拉庫的開發中國家的一拖拉庫鄕鎮,都依照他們的研究需求,區分為控制組、對照組。這背後有多少特權?又有幾個人做得到?


 


特權研究的問題是:別人沒有辦法重複,或是很難複製,以驗證或是反駁這兩位學者的的結果。 兩位學者也許沒有壟斷資料,但別人真的很難有機會駁斥其結論。


 


科學哲學家波普爾(Karl Popper)說,科學就是提出「可被檢證或棄卻的假說」(verifiable or refutable hypothesis)。B&D 這樣的研究,是否能符合科學的要求?


 


大制度不改,小實驗能有效嗎?


有人說,他不佩服馬雲、任正非,因為他們的產業在中國都是特許行業,都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市場競爭;他們的成功是共產黨保護的結果。類似的推理結論是:能夠在全球十幾個國家到處做「政策實驗」的,真的是令人欣羨的超級大咖。他們的研究頗有可觀,但是就像馬雲的財富,令人羨慕,卻不那麼佩服。


 


兩位學者的MIT同僚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其知名著作是《國家為何失敗》,結論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在「制度」,發展中國家的制度極難改變,所以發展問題極難解決。兩位得主將上述結論描述為「悲觀論」,而他們自己則是樂觀論,認為制度即使改不了,小政策還是有改善空間。這,也許就是作者隨機分組測驗的立論基礎。


 


但是,林相、樹相完全改不了,只是重新排列輿薪的角度,這是為了經濟發展,還是為了經濟發表?我是沒有答案的。

標籤:
瀏覽次數:182    人氣指數:382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錢放銀行將死無葬身之地?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為什麼會離婚?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