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護法之要
第二節 如何在生前修持靈識的凝聚(一)
在前述幾篇中已有分門別類,將各宗脈的特殊性說明,唯在此另述一種各宗脈修子俱皆適合的修持聚靈法門。
◎在儒家有沈思。
◎在佛家有禪坐。
◎在道家有靜坐練氣等。
在此名稱用詞上非常容易誤導眾生,以為修行必須「坐」。實則禪有坐禪、立禪、行禪,更有臥禪;
既然禪有坐、臥、行、立,則靜坐亦當如是,坐、臥、行、立俱皆如此,而沈思更可不必侷限坐在某一地而為之;是以故,聚靈亦可不必拘泥於形式。
聚靈既無所拘束,則其關鍵只在是否有恆心,及其方法是否正確。先就此二大項詳細闡述之。
一、恆心:
所謂恆心,就是固定而持恆不怠。恆心看似老生常談,但是卻有許多因素使人難以恆心。
諸如情緒之不穩定:人生在世有許多與日常事物有密切關聯,而足以惑動個人的情緒好惡;加上人類先天上惰性,因而容易因情緒而影響心志。
另有因惶恐懼怕而影響心志,因為聚靈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有異常的現象產生,
所以懼怕不明的情形下都會影響恆心的實踐。(因此將會把聚靈的過程現象明述,以釋修者之疑,而不致影響實踐恆心。)
方法之正確與否:其關鍵即在修者是否有用心去領悟它的行持過程。以上是為聚靈的體認,再將如何聚靈詳述於此:
二、聚靈:
顧名思義,要把己身之靈識由分佈全身而達到聚集於一處(或一點)。
一貫天道有明師一指,乃借此打開(點開)玄關竅,以利元神出入;
但這一原則上之行為,並不代表每個經過明師一指的道子,元神都能在此後自由出入,其關鍵仍是在精修不怠。
所以聚靈也是如此意義,由自身的恆心修持,使靈神由面而點,能夠發揮潛異能量,就是有成。
修持的過程又是如何呢?所謂萬法歸一,在靈神的修持工夫唯有使之入靜而已。
嬰幼兒的成長主要不在於食物而是在睡眠,這就是個明證。
靈神要茁壯有力也必須使其入靜,因為人之日常不論醒睡之間,因受七情六慾以及人世間諸般事物生態的影響,靈神無法安靜,更無法凝聚;
所以聚靈的第一步工夫,就是使意念之紛亂,減輕至最低限度(當然能夠入靜至「忘我」是最佳狀況),但並非每個人能夠如此順利,所以有賴恆心去行持。
(摘錄:拱衡寶庫之直指不墜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