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麻疹患者常見皮膚越抓越癢,且只要抓過的地方就容易出現浮出一道道的浮腫,相當不舒服。蕁麻疹中醫稱為「風疹」或「癮疹」,是指皮膚上的局限性隆起,常突然發生,又迅速消退不留痕跡。病因可能為外來風邪侵襲,邪氣留於肌膚引發;或是內在臟腑失調,邪毒鬱於肌膚而引發。
尋麻疹患者臨床表現症狀為皮膚出現紅色或白色隆起,大小不一,可能融合成片。發無定處,忽起忽退,瘙癢不堪,消退後不留痕跡。一般依發作時間可分急性與慢性。急性蕁麻疹每次起疹通常12小時內自行消退,很少超過48小時,約6週內症狀完全消失。而慢性蕁麻疹則為陣發性起疹,時間經常持續達6週以上。
中醫治療尋麻疹部分,蕁麻疹分清寒熱虛實。急性多為風邪引起,以祛風為主;慢性多為內在臟腑失調,以調理臟腑為主。然而此症多半為內在臟腑失調加上風邪入侵,所以需內外兼治。
許多尋麻疹患者常見長期服藥數月以上,但依每個人體質不同,不見得患者都須要長時間服藥。如果是一時性外來風邪引起,把風邪清掉可能就好了。但如果有內在臟腑失調,像是過敏體質,即使蕁麻疹已經消退,仍然要將過敏體質調理好,以免再復發。
蕁麻疹辨證論治可分為五種,包括:
一、風寒型:表現症狀為皮疹色白、遇冷或風吹加劇、得暖減輕、多冬季發病。治療可選用荊防敗毒散,以達到發汗解表、祛風散寒作用。
二、風熱型:表現症狀為皮疹色紅、局部有灼熱感、遇熱加劇、得冷減輕、多夏季發病。治療可選用消風散,以達到疏風清熱、除濕消腫作用。
三、胃腸積熱型:症狀為皮疹色紅、腹脹、便秘。治療可選用防風通聖散,有發表攻裡、疏風清熱功能,以達到通便瀉熱作用。
四、肝熱型:症狀為皮疹色紅、精神緊張時加重、口渴、失眠、月經不調。治療可選用加味逍遙散合消風散,可達到疏肝清熱作用。
五、氣血兩虛型:皮疹色淡、反覆發作、延續數月或數年、勞累後加重、面色蒼白、疲倦乏力。治療可選用八珍湯,可達到調補氣血作用。
尋麻疹患者日常生活保健注意事項部分,醫師建議,若曾因某食物或藥物誘發,下次應注意避免該物。飲食忌燒烤煎炸、辛辣、酒。此外,古人觀察到某些食物容易引發舊病,讓皮膚更癢,如魚、蝦、蟹、鵝肉、牛肉、香菇、蘑菇、冬筍、菠菜、芥菜等,則應儘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