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擔任國科會教育學門召集人的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分析,許多年輕學者或是碩博士生在申請經費、投稿期刊時,會找大牌教授或學界大老當門神,藉此提高通過機率。 多人掛名互相利用
吳武典認為,蔣偉寧此次捲入掛名爭議,凸顯理工領域長期以來掛名浮濫的問題,有些論文竟有7、8人掛名,只要沾上一點邊就列名其中,這種雨露均霑的做法,說難聽點就是互相利用。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曾經批評,國內有些學閥,大量承包政府研究工程,專門「養小鬼」做一些跟進西方的研究,一起騙教育部或國科會的研究經費。
論文出問題有責任
前國科會主委、東華大學校長吳茂昆表示,論文掛名是很嚴謹的一件事,以他自己而言,在不知道文章內容、在沒有太大貢獻情況下,通常不會掛名,依學術規範,論文應要將掛名者的貢獻列出供外界審視,掛名同一篇者,不太可能對其他掛名者扮演角色一無所知,且一旦掛名,若論文後續出現問題,需共同承擔責任,「蔣部長的狀況,在學術領域裡實在不是常態」。
交大土木系教授劉俊秀則說,理工類論文掛名作者最多不會超過3個,一為主要作者,一為指導老師,頂多再加上一個協助者,通常掛名在3人以上,已有浮濫、互惠嫌疑。
豈能全部推給學生
針對教育部長蔣偉寧對共同掛名提出的澄清,劉俊秀認為,蔣是陳震武的老師,「老師交辦的東西,誰要掛名學生敢不跟老師報告?」就算蔣部長真的全權信任陳震武,如今爆發弊端,也需負一定責任,「豈能撇得一乾二淨?」認為蔣現階段已不適任教育部長一職,應停職接受調查。
台大應用力學所教授、國教行動聯盟召集人王立昇批評,教育部長應用較高道德標準,做為學界典範,然而發生爭議迄今,他不但沒有為自己督導不周道歉也缺乏自省,一直忙撇清,把責任推給學生,已不適任教育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