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金管會關切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國內壽險公司準備金是否提列充足,昨(28)日已正式發文壽險業者,要求以市場風險利率加計0.25~1.5個百分點,計算是否要增提準備金,年底前各公司須交出試算結果,並列出5年強化計畫。
金管會訂出的計算方式分兩大方向,一是保單責任準備金預定利率4%以上者(多是民國91年以前的高利率保單),計算準備金適足性是以市場風險利率加計1.5個百分點,目前最高大約3~4%;另方向是準備金利率4%以下者,即92年起銷售的保單,用市場風險利率加計0.25個百分點計算。
壽險業者表示,準備金4%以下的保單標準較嚴格,原本以為金管會將允許加碼0.5% ,但最後風險貼水的部分只有0.25%,相對上壓力就會比較大,但據先前幾次試算,大部分壽險公司應該都可過關,不必大量增提準備金。
保險局表示,國際會計準則在2017年也打算對準備金,即保險業負債面以公平價值認列,台灣只是提早比照國際標準,督促業者逐步提升準備金。
簡單來說,目前壽險公司提存準備金是用金管會訂出的利率,如2.5%,即類似收100元保費,要提97.5元在帳上,是強制性提存;但未來國際準則是依不同年期保單,依據無風險利率(即公債利率),加上一定的風險貼水,去計算準備金是否足夠因應未來的給付。
金管會官員表示,新的計算方式會加上保單脫退率(即有些保戶會提早解約,拿不回所有的保險金)、實際死亡率等,有些保單甚至可能法定提存比實際需要的準備金還多,金管會是以總數來看壽險公司是否要再增提準備金。
今年壽險公司就必須以9月底的財報來試算,年底要交出準備金適足的計算結果,若有提存不足的公司,就必須訂出5年改善計畫,逐步增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