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44398
 相信有天使.....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工作提醒 好文分享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Sara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教會輔導工作的盲點
作者: 相信有天使..... 日期: 2012.02.24  天氣:  心情:
http://cbol.fhl.net/cover/cover60.html

教會輔導工作的盲點

作者 莊信德 2004.05.30

「輔導」對於教會而言絕對是一個相當熟悉的「普通名詞」,因為每一個不同的團契都有著自己專屬的輔導哥哥姐姐,針對不同年齡的弟兄姐妹,按著聖經的真理給予生命適度的引導。然而,從專業諮商的角度來看,輔導卻當是一個「專有名詞」,必須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針對求助者不同的心理狀態,進行專業的心理諮商。

 由於今日的教會面對著助人工作意識的普遍提升,因此對於信仰團體的輔導者期望也逐漸提高,從普通名詞轉向專有名詞的呼聲也愈發殷切。

 然而,當基督信仰遇上輔導事工時,卻會產生許多值得仔細探究的張力出現,他們之間未必存在一種本質性的必然對立,但至少在實踐的歷程中會出現抉擇順序的矛盾,以下僅從三個張力的現象進行描述﹕

一、 在普遍經驗與獨特經驗之間

 對許多陪伴生命成長的教會輔導而言,經常徘徊在意見給予的焦慮中。因為,對於遇到難題尋求幫助的受輔者而言,當下的難題永遠是最真實的問題,當下的出路永遠是最急迫的需要。因此,輔導者望者一雙雙求助的眼神,與靜候寶貴建議的耳朵,心裡所感到如履薄冰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當看見信心巨人

 為了解決眼前殷切需求的燃眉之急,最有效與快速的解決方案就是「經驗」,不只是陪伴對方消解壓力的技巧經驗,更是過去信仰前輩佳美的腳蹤。畢竟希伯來書中對舊約歷史人物的詮釋策略,就是將他們的生命史視為是「雲彩般的見證」。

 但是,張力的問題並不在於見證的真偽,而是見證是否具有普遍性與規範性﹖也就是說,究竟這些見證僅僅是當事人在特定時空中,所經驗上帝獨特個別的工作﹔還是所有人都可以在不同的時空中繼續經驗同樣的工作﹖

 明顯的,希伯來書的「腳蹤」之說是針對行走者的態度「信心」而言,焦點並不在腳蹤或是雲彩本身。據此,在輔導歷程中,如何謹慎地避免輕率將前人的腳蹤當成信心,如何避免將獨特的經驗誤植為普遍,就是輔導者需要更多聆聽與觀察的地方。

 畢竟,上帝在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有祂獨特的心意與引導方式,輔導者如果過度高舉特定的「成功案例」、「神聖案例」將會對受輔者帶來更多不能承受之重。

二、 在標竿先行與過程先行之間

 而這種高舉特定案例的作法,背後隱隱向受輔者透露出來的訊息,就是在這個危機的生命曠野中,有一個值得盼望的迦南美地,或是更好的價值標竿在前面等候。這個輔導理念對於基督信仰的絕對性而言,的確是一個重要的輔導策略,畢竟我們委實活在一個混亂的世代當中,如果沒有信仰價值作為生命的方向,那麼輔導將會流於空泛的旁觀。

是標竿也是過程

 但是,輔導者要如何幫助受輔者從價值錯謬的光景中,逐步走回正確的信仰方向,並且朝著耶穌為我們設定的生命標竿前進呢﹖

 許多過於「純粹」的信仰語言,在未經轉化成受輔者生命狀態可理解的存在語言時,標竿往往成了一種遙不可及的烏托邦,甚至是聖殿清晨的石頭。因而失卻了信仰標竿背後那「道成肉身」的過程性意涵。

 輔導者需要從整全的神學角度理解,信仰價值的標竿並不僅僅是屬於前方的,也是屬於過程的﹔受輔者生命未來或許需要達到的價值高度,也可以在當下的低潮中發現已經浮起的台階,受輔者不至於完全活在永遠未達成的低潮壓力中。

三、 在探尋記憶與迎向盼望之間

 隨著輔導的深度逐漸下探,隨之而起的便是更多特質性格背後的形成歷史。在心理輔導不斷強調探尋內心世界幼童的重要性時,教會的輔導們或者是負責教牧關顧的牧者們,便逐漸將輔導的焦點從當下轉向過往、從今日轉往記憶。

 這個輔導進路加上「內在醫治」、「根基重建」、「破除祖先咒詛」等等生命關顧的策略,讓探尋的焦點不僅從個人的當下轉移到個人的記憶,甚至是訴諸了家族的群體記憶。

 就心理學的家族治療學派而言,這樣的探尋不僅有其意義,更有其必要性。但是就基督信仰的輔導者而言,則另外有一個值得深思的向度。

 從聖經啟示所應許「在基督裡」的新生命觀點來看,究竟記憶應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即便是將約翰筆下提比哩亞海邊,耶穌三次給予彼得表態愛主的經文,視為是針對彼得三次不認主的醫治,耶穌卻沒有鉅細靡遺地重建那個傷痛的記憶,耶穌幫助彼得走過的乃是新生命未來牧養群羊的盼望。

 或許在「探索自我」與「自我成長」的意識背後,應當同時注意「認識上帝」與「從盼望出發」的進路。畢竟,約瑟被賣的傷痛記憶,只有放在預備救贖的亮光中才看得出他立體的意涵。

 正是在普遍與獨特之間、標竿與過程之間、記憶與盼望之間,輔導者被上帝邀請見證著另一個生命的更新,既是「見證」便時時提醒著落在張力中的輔導者,那真正掌管生命的主權在乎上帝,每一個張力所引致的焦慮,都不斷地將輔導者推向上帝施恩的寶座尋求繼續陪伴與繼續見證的力量。面對層出不窮的教會輔導需求,輔導者自身除了需要尋求上帝,也需要建立自己的支援系統與成長團體,並且有計畫地裝備相關的專業輔導課程。畢竟,只有先經歷成熟的受輔歷程,才易提供成熟的輔導環境。
標籤:
瀏覽次數:79    人氣指數:2279    累積鼓勵:1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工作提醒 好文分享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Sara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3-18 12:29
他, 44歲,亞洲其他,金融保險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