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心詩喚語 十八 《前一篇 | 回他的日記本 | 後一篇》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文 |
| ||||||||||
教貴當機 施言施棒皆玄音 教不應機 橫說豎說皆葛藤
禪本平常 吃茶吃餅揚古道 若離世間 靜坐觀心亦非禪
心生活運動
社會上,總是充斥著「人生難得,應當盡情享樂」、
「年輕不要留白」、「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口號,
引領大眾追求物欲的享樂與滿足;但佛家卻教導我們:
「人身難得,應當把握當下,好好修行,回到如來妙明真心。」
功利主義盛行的今日,社會亂象叢生,大眾普遍的觀念皆認為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即是最佳的處世態度。
如果在有能力之餘,再去幫助他人,就已經算是非常好了!
所以現今的社會,常是大慈善家易尋,大修行人難覓。
雖說福德是修行成道的資糧,但是修行的目的,
豈能只是局限於修善法、求善報呢?
所謂「萬法唯心造,心生十法界」,如果眾生不知回歸心性的修持,
破除心中的貪瞋痴等黑暗無明,不僅社會無法安定,生活依然還是會煩煩惱惱。
然而「佛法不離世間法」,佛法與世間法是不一不二的,所以所學的正確知見,
運用於日常生活中,面對任何境界時,都能反觀自心,檢討反省;
而菩薩的悲、智、願、行更是我們學習效法的行為準則,
如果能夠放下人我計較、分別之心,
開闊自己的心量,即不會為小事而耿耿於懷。
但在修行的過程中,人際關係亦應力
求圓融,勿成旁人眼中的宗教執著、
狂熱者,如此不僅增添阻礙,減少勸修因緣,
亦可能招致他人對宗教的不當聯想。
修行可說是最公平的事業,唯有自己一步一腳印地老實修行,
方能走出六道輪迴的迷宮。
標籤:
瀏覽次數:74 人氣指數:3054 累積鼓勵:149 |
切換閱讀模式 |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
|
心詩喚語 十八 《前一篇 | 回他的日記本 | 後一篇》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