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05981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78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79
作者: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日期: 2011.06.26  天氣:  心情:
蔡禮旭老師主講
所以,規勸也要建立在足夠的信任之上才行,所謂交淺不言深,當交情夠了,我們不講也不行。因為「可與言,而不與之言」,我們就沒有盡到做朋友的本分,就對不起他。諸位同修,你們也不要太緊張,只要一味真誠,用真誠心去對待,到時候怎麼進怎麼退你不會偏差太多。讀書人說:禮敬人、恭敬人,對人很有禮是善。中峰和尚說:未必然也!假如他是為了他的功名利祿,是為了諂媚長官,這也是惡。從這個事例當中我們了解到,為他人是善,自私自利是惡;能夠一心為公即是善,念念為私即是惡。所以,從根本去分別真假,就很容易斷定出來。
諸位同修,一個人很勤勞,是善還是惡?善!有一位朋友(一位男士)他在遠地工作,回到家裡很勤勞,馬不停蹄,連父母都沒去看,趕快去看客戶。這樣的人你要不要嫁?很多人說:那個人工作真認真,好人!你要看他勤勞的方向跟動機在哪裡?假如他一生只為了他的名聞利養,這種勤勞也是惡,因為他只有名利,沒有父母。諸位同修,真有這種人!所以我們看人要入木三分,才能分辨真跟假。
下面有提到「陰陽」,這就比較好了解。行善不給人知就是陰德,行善常常拿出來炫耀就變陽善,陽善是享世名,陰德天報之。我們也曾經聽到有個學校它在募款,要幫助一些比較貧窮的同學,在募款當中就有規定,假如學生家庭裡面捐了五百塊,可以戴一朵小紅花,還可以點蠟燭。所以他們在辦晚會的時候,捐款很多的人就可以戴紅花、點蠟燭,到最後孩子捐款的動機在哪裡?很可能就跑到哪裡去了?要可以掛小紅花、點蠟燭去了。有位家長覺得這個做法不是很恰當,所以他花也沒戴,蠟燭也沒點。假如我們行善的風氣變成是為了名的話,那將給下一代很不好的示範。縱使學校的做法是比較把這個善大肆宣揚,我們為人父母也可以私底下告訴孩子,做這些事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不需要去大肆宣揚。
善中也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小、有難易,我們可以自己好好看一下《了凡四訓》,我舉「是非」再跟大家說明一下。書中也提到,在春秋時候,孔子有兩個學生,一個是子貢,一個是子路。子貢因為是大商人,所以常常在其他的國家做生意。魯國有個法律規定,只要在其他的國家見到自己的國人被賣去當奴隸,你可以把他贖回來,而這個贖金國家會還給你。這樣的法律好不好?非常好!喚醒每個國人去愛護、去解救自己的同胞。子貢贖人回到國內,當官府要把贖金拿給他的時候,子貢並沒有接受,一般的人民就覺得子貢很高尚,不拿贖金。
但是子貢走到夫子面前,夫子就批評他說:子貢,你這樣做錯了。有沒有考慮到魯國人都很窮?當他到其他國家,看到自己的國人他會考量到:假如我贖了他回來,我去拿贖金,好像就比子貢矮一截,好像比不上子貢這麼高尚。他就會有顧慮,因為他拿了好像就沒有這麼高尚,可是他不拿他經濟又沒有那麼好,到時候家裡生活都有困難。當人他在救人當中會有遲疑的時候,就會有不良的影響,比方說一百個人救人,其中有一個遲疑了,就沒有把自己的國人贖回來。這個人可能又是家庭裡面重要的一家之主,一個人沒救到,很可能又是影響到一個家庭的命運。所以夫子就說:你這麼做會有不好的流弊產生。
另外子路有一天走在路上,剛好遇到一個人溺水,子路非常有正義感,馬上跳下去把他救起來。救起來以後,因為溺水的人剛從死裡逃生,他內心非常的感謝,就把家裡的牛送給子路,子路也很高興,就把牛牽回去。孔子就很稱讚子路,告訴子路說,往後魯國人就會有很多人勇於去幫助別人,解救別人的生命,因為子路的表現讓人家感受到善有善報。一般的人民會覺得子貢不受金比較高尚,子路受牛好像比較沒有那麼高尚。但是夫子看事情是不只看現前,還要看往後的流弊、往後的影響;不看一時而要看久遠,不看一身而要看天下的影響。所以我們在是跟非當中,也要好好的、謹慎的去分辨。
標籤:
瀏覽次數:26    人氣指數:26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78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80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