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4677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自創3祕訣,精選好地段中古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端盤子分紅 逾200人變千萬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買對資產 甩債變有錢
作者: 日期: 2011.04.30  天氣:  心情:

扛債70萬的小業務     買對資產 甩債變有錢


撰文者:郭莉芳  摘自Smart 智富月刊



屈立楷()35歲後才開始理財,卻因為買到對的資產,資產累積速度呈現跳躍成長,他的故事值得年輕人借鏡。(攝影者.翁挺耀)


身為國內600多位CFP之一,精進財商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屈立楷,主要工作內容在推廣理財教育與家庭財務規畫服務,講白話一點,就是針對民眾宣導理財的正確觀念與做法。經常走入校園向大專院校學生或是中小學家長演講的他,笑著說,自己的故事是最好的借鏡。


怎麼說呢?多數的人在30歲以前,已開始忙著累積資產,屈立楷卻是忙著還債。這些債務不是幫家裡解決財務問題,而是他自己年輕時候捅出來的婁子。


屈立楷大學畢業後,選擇服自願役,一個月可以領到4萬多元,他的女友在政治大學念研究所。當時在南部當兵的他,為了放假時可以縮短北上時間,屈立楷決定花十幾萬元買一輛二手車。


不料,有一天晚上屈立楷開車返回軍營途中,這台老爺車在高屏大橋上熄火了,由於怕耽誤銷假時間,當時他就把車子丟在橋上,走路回軍營。沒想到當天半夜有一個機車騎士誤撞上那台車,不僅機車騎士撞斷腿,連汽車也自燃而報廢。


2個錯誤,財務漏洞愈補愈大
30
歲前扛債70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屈立楷馬上又花了50幾萬買了一台新車,從此背上人生第一筆負債,每個月車貸還款金額為兩萬多元。雖然他當兵時的月薪比一般社會新鮮人高,但是車貸、再加上與女友約會的開銷,每月結餘所剩不多。


買車、背車貸是屈立楷犯下的第一個理財錯誤。但是,當時的他並不自覺自己的財務正在快速惡化,反而是積極地尋找各種賺錢機會,於是他加入直銷業,企圖透過發展組織與業務拓展快速致富,這是他犯下的第二個錯誤。


從軍中退役後,屈立楷手邊大約存了14萬多,當時他還能享有18%的優惠存款利率,但滿腦子想賺錢的他,根本無法滿足,他將所有積蓄投入直銷業,買產品囤貨,心裡盤算著轉手再賣出這些產品時,可以賺進20%30%的差價,穩賺不賠。


沒想到事與願違,直銷市場經營並不如想像中容易。屈立楷為了維持一定的折扣,不斷地借錢投入資金,才能取得購買產品的優惠資格,從退伍後剩下約30萬元的負債,擴大到近50萬元。當年的借款利率高達15%以上,還款壓力吃重,債務利上滾利,最嚴重時,總債務將近70萬元。


這兩個錯誤讓屈立楷在30歲前債務纏身,賺的錢都拿去填債務的洞,直到轉行金融業,屈立楷才慢慢覺醒。


當初在朋友的引薦下,屈立楷到興農人壽(編按:現改名為朝陽人壽)當保險業務員,入行兩年多,不喜歡強迫推銷的他並沒有因此攢到錢,光是還債、房租、生活開銷,幾乎就占了薪水的絕大部分。


專注本業,年年晉升
35
歲終於還清負債


直到屈立楷轉調內勤部門,專責發展教育訓練與激勵管理後,他才找到發光發熱的舞台。2001年~2003年間,剛好是全球科技泡沫、景氣衰落谷底之際,當時的利率也不斷調降。在保險業這個特殊的業態中,保單一旦調降預定利率,就會引爆保單停售前的熱賣效應(利率愈高,會被視為報酬率愈高,保險市場調降利率前,儲蓄險、壽險產品就會熱銷,訴求「未來買會更貴」)。


當時他設計了一連串獎勵制度,再搭配保單停賣效應,公司的保費收入不斷成長,屈立楷也因此年年晉升,每年薪資成長率達7%,再加上獎金與分紅,年收入達百萬。也因為這4年的歷練與收入,終於讓他還清負債,這個時候,他已經35歲了。


操作教戰


1.正確置產》與其繳房租,不如付房貸


年輕時犯的兩個錯誤,讓屈立楷在35歲前,只能不停地還債,完全無法存錢,更遑論投資,直到2005年接觸CFP制度。這套理論訴求透過專業的需求分析,釐清客戶的理財需求,依照每個人或家庭的財務能力與理財屬性,找到一套適合他們的理財工具,透過資產配置,穩健地達成中長期的理財目標。


屈立楷覺得如果他能提早認識這套理論,就不會走了這麼多理財冤枉路,他花了1年半的時間上課,並取得CFP資格後,開始積極到各金融業去了解不同領域的業態,後來更加入財務顧問公司,往返台灣與大陸兩地,專門提供理財研習課程,同時也擔任CFP相關課程的講師。


2005年,屈立楷與女友從中和搬到民生社區,房租支出從每月11,000元提高到18,500元,而且還是頂樓加蓋、室內不到20坪,居住環境不是很理想,讓兩人動了「置產」的念頭。


不過,買房子動輒好幾百萬的資金,未來的房貸更會成為家庭最大的一筆開銷,萬一現金流出了問題,無法繼續繳付房貸,房子不保,個人信用更會受到影響。屈立楷仔細盤算了一下,基於以下2個因素,決定告別長達11年的租屋生活。


因素1》收入漸穩,可負擔貸款


屈立楷與女友都不是台北人,在台北工作必須租屋。租房子租了11年,總共花了將近150萬元的租金,累積起來已是一筆頭期款。在手頭不寬裕的時候租屋,是符合當下經濟情況的理財行為,但是當收入增加後,就不見得是一筆划算的支出。


屈立楷的女友因順利轉職,年收入增加近1倍,加上屈立楷的收入也趨於穩定。與其每個月繼續「送錢」給房東,兩人想想,不如多增加點預算,跟銀行借錢買房子,更何況,利率這麼低。


當時兩人花了3個月看房子,找到一間民生社區的公寓,權狀30坪,總價910萬。他們向銀行全額貸款,包含700萬元房屋貸款與210萬元的信用貸款,每個月房貸月付金約5萬多元。


因素2》「對」的資產會長大


會搬到民生社區租房子,主要就是喜歡該區域的居住環境,在當地花3個月看房子後,更發現該社區的房價都很「硬」,很難殺,「這表示這個地區的房價很有支撐,不只保值,更有增值條件」,屈立楷將投資邏輯運用在買房子上,「要買,就要買會『長大』的資產。」


事後證明,屈立楷的判斷沒有錯。這間房子從2006年初購入迄今,市價已逼近1,500萬元,持有5年增值6成以上。


2.聰明理債》用年終獎金加速清償房貸


目前這間房子的房貸只剩下500多萬元,等於是5年還了近400萬元的房貸與信貸,還款速度比一般上班族更快,他們是怎麼做到的?祕訣就在「領到年終獎金就去還房貸」。屈立楷表示,他與女友的理財分工方式是:他負責所有家用開銷,不喜歡「債務」的女友就負責付房貸,她在領到年終獎金後,就會全數拿去提前清償本金。雖然現階段屈立楷仍在與房貸搏鬥,但是這間房子的市價,扣除負債,淨資產至少有900萬元,才不過7年前,他的淨資產還是一個大鴨蛋。


屈立楷強調,債務不可怕,關鍵在於債務的性質,他把房貸看成「好債」,跟過去車貸與信用卡債等「壞債」不同。


怎麼區分呢?因為挑對好房子,其增值的效益遠比房貸利息還要高出非常多。他也以自己的例子提醒年輕人:不要太早買車,除非車子是你的生財工具(如業務用車),因為車子的折舊率高,不是一種好資產,如果因此背上車貸,更會拖累財務,影響資產累積速度。


35歲前的人生,屈立楷為年輕犯下的錯誤持續與負債搏鬥;35歲後才開始理財,卻因為買到對的資產,資產累積速度呈現跳躍成長,他的故事值得年輕人借鏡。


名詞解釋_保單預定利率


這是保險公司精算部門在仔細估算過保收入、保單成本與外在投資環境後,所訂出來的利率;預定利率愈高,保費愈便宜,反之亦然。





小檔案_屈立楷


出生:1968
學歷: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
經歷:興農人壽展業課長、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教育推廣組組長
現職:精進財商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標籤:
瀏覽次數:106    人氣指數:3486    累積鼓勵:16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自創3祕訣,精選好地段中古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端盤子分紅 逾200人變千萬富
 
住戶回應
 
時間:2011-10-05 05:55
他, 71歲,高雄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09 08:13
他, 61歲,新竹市,流通/零售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