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穀賤傷農」。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面向,WTO與區域經濟組合的崛起,農業部門始終居於極其弱勢的地位。經常性的香蕉、柳丁……等等農產品產量過剩,往往造成農民血本無歸。每每聽聞此類新聞報導,農家子弟出身的自己,便十分慨嘆與扼腕。「知識經濟」已成為當代主流經濟之口號與目標。沒有知識,哪有知識經濟?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希望農政單位早日為我們的農民推動高科技農業,以便因應未來更具有挑戰性的全球化時代。
以下是筆者個人去除學術規範之後的工作筆記(摘錄):(沒興趣者請勿加心)
-----------------------------------
歷史上,一七六五年瓦特(James Watt)發明了蒸汽機,發動了資本主義的引擎,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則開啟了現代化民主政治的大門。其中資本主義的興起影響尤大,伴隨資本主義興起而來的工業化、都市成長以及仁和思想的流動等等社會不安。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日,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在就職演說中,宣布了「第四點計畫」(Point Four Program),主張在工業、農業、公共行政、衛生和教育方面,與開發中國家共享美國的技術、知識、設備及投資。這項宣布成為美國援助開發中國家的政策根源。
現代化(Modernization)理論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特殊的國際局勢和美國社會科學界發展狀況交織互動的產物。美國躍升成為世界舞台的主角(同時也是超級強權的「霸權國家」),對於國際事務事務的參與日益加深,為了掌握世界其他地區的情勢,扮演好國際事務的領到角色,包括社會學者在內的美國社會科學界逐漸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把注意力投注到美國之外的世界,特別是工業化尚未起步或發展程度仍低的國家。
根據馬克思的看法,一個社會體系的存在和變化,是由它的「生產方式」(the mode of production)所決定的。這種生產方式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生產活動所使用的生產工具(means of production),另一個是如何分配與運用生產工具的生產關係(relations of production)。在生產關係中,擁有生產工具的社會群體是優勢階級或統治階級(dominant class),沒有生產工具的人們則是從屬階級(subordinate class)。特定的生產工具依特定的生產關係而分配就構成了特定的生產方式,而每一種生產方式會有它相對應的物質生產力(material productive forces)馬克思認為,一個社會的發展成長即是取決於它的物質生產力,物質生產力越高,社會就越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