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的定義:
1900年赫希菲爾德從生理學和醫學的角度來研究和否定性別的兩分。從1931年開始瑪格麗特·米德通過研究不同的文化證明性別角色的多樣性。後來米歇爾·福柯在他的《性史》中提出把性別兩分的思想以及對同性戀和性快感的意識完全是由於社會和歷史條件產生的,不是天然的。
解構主義和自我定義
酷兒理論最重要的手段是解構主義。酷兒這個概念的開放性源於(解構主義)實踐,它尋找被排除在外的,並不斷通過結合本來在外的人群來擴充自己。雖然如此這個概念有一定的範圍。酷兒理論認為一個人應該自己定義自己,而這個自我定義是唯一合理的個人身份定義。
身份政治
酷兒理論的一個根源在於1980年代的愛滋病運動。當時的同性戀組織(如同性戀解放陣線)代表的身份政治在實踐中被證明不合用。受愛滋病威脅的不僅僅是同性戀者,而且還有其他少數人群,比如自認為是異性戀的男男性接觸者以及性工作者及他們的客戶,共用針頭者及血液垂直感染等等。針對身份的愛滋病啟蒙運動無法包括這些非常不同的人群(而且往往他們自己並不把自己規入一個人群)。
.......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現代歐洲的性別兩分和愛的概念只不過是眾多同等的和同樣原始的概念,而不是天經地義的和自然的,也就是說現代歐洲的這些理論不是完美無缺的。朱迪斯·巴特勒是最早認識到這一點並開始探討這一點的作家。她把傳統的性別角色說成是主觀的意識。她認為雖然身份是社會形成的,但是它也不是任意的,一個人不能像換衣服一樣每天戴上另一個身份。
對非酷兒同性戀組織的身份政治的批評不僅來自於理論。多重被歧視的邊緣人群(比如黑人女同性戀由於她們的膚色、性別和性趨向被三重歧視)在這些組織內也批評這個政治,這些組織的領導人往往是沒有缺陷的男性白人,現在這些多重被歧視的人群開始進入組織的中心。在女權運動中也有類似的趨向,富有的女性白人的領導地位受到挑戰,女權運動和酷兒運動內部的角色分配開始擴展。從酷兒、非身份政治的角度出發清潔工和妓女在女權運動內同樣佔有一席之地,儘管她們的形象不符合被解放的、現代婦女的形象。
關於物質性的討論
一個對酷兒理論經常提出的批評是酷兒理論忽視兩個性別這個事實,或者說性別兩分的物質性。酷兒理論迴避這個問題。但是酷兒理論為什麼要基於科學的基礎上?巴特勒認為這個理論的優點正在於把「科學認識」(包括自然科學的認識)看作是一種社會認識。物質性的身體只有在社會上下文里才有意義。把人體按照性別來分類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實踐。酷兒理論正是要突出這一點,而不是陷入生物學的理論中去。
儘管如此生物學的發展和成果也可以用來支持酷兒理論:因為許多因素影響性別特徵。比如不同染色體上共19個不同的基因控制一個人的性器官形成。也就是說不只是X和Y染色體控制性器官的形成,而是第1、9、11……染色體也有作用。人類的其它許多特徵也是這樣的,有些是由於激素如雄性激素或者雌性激素來控制的。而雄性和雌性都有這些基因和激素。
在生物學和醫學中許多不同的特徵可以用來區分性別:染色體、基因、性腺、激素、內生殖器、外生殖器、教育。估計把所有這些特徵綜合到一起沒有一個人可以說是典型男性或者典型女性的。
對科學的批評
酷兒理論批評傳統科學忽視現實中的過渡,而是把現實分解為明確的單一體,由此形成了統一的、包羅萬象的、可以解釋的世界的印象。此外酷兒理論批評科學研究的客觀性和萬能性。
重要代表
莫尼克·維蒂格在她的文章中批評傳統和女權主義思想結構中的性別角色,因為它們都是從異性戀的角度出發的,它們都認為世界上有兩個明顯不同的性別。而實際上性別的界限是模糊的,因為它們是人為的。
朱迪斯·巴特勒繼續發展了這個思路,她認為突出女性身體也是這樣的一個單調的思路。但是巴特勒的理論也受到批評,因為突出的不只是女性身體,而且這也是一種歧視。
大衛·哈珀林則主要研究同性戀。伊芙·科索夫斯基·賽菊寇、特麗莎·德·勞麗蒂斯和蓋爾·魯賓則重點研究同性戀恐懼症。................
////////////////////////////////////////////////////////////////////////////////////////////////////////////////////////////////////////////////////////
酷兒理論 Queer Theory |
|
Trinh T. Minh-ha(1953- )與Gloria Anzaldúa(1942- )兩人不約而同都將雙性戀特質或酷兒屬性(queerness)關連到認同雜種化(the hybridization of identity)的現象上,而提出性特質與認同政治之間關係的問題;並且還特別質問女性主義理論與Judith Butler(1956- )所謂「異性戀慾望之母體的霸權」(the hegemony of the matrix of heterosexual desire)之間的關係。Trinh與Anzaldúa運用種族、階級、性別、族群性質、國族性質,與性特質的差異來困擾人文科學,而Butler在《性別困擾:女性主義與認同的顛覆》(Gender Trouble :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1990)一書中,則特別聚焦在人文科學如何操弄異性戀特質與同性戀特質的對立上。Butler對「酷兒理論」發展的貢獻是,她從女同志批評(lesbian criticism)的立場,修正女性主義所提出的性別與性特質理論。除此之外,Butler也挑戰異性戀褊狹心態(heterosexism)。從酷兒理論家的觀點來看,異性戀褊狹心態是認識論的構成要素之一,在這個基礎上,人文科學才得以建立。酷兒理論甚至比女性主義更進一步提議,將性別視為性特質之社會建構,以及更廣義的社會建構觀念本身,都是以性目的與性認同為名,抵禦無意識慾望之異質性所帶來威脅。
酷兒理論成為1990年代重要的批判者。他們認為傅柯的理論不僅說明異性戀文化,也涵蓋了男同志追求常態的企圖。「酷兒」現在是一個變動性詞彙,反對任何形式的性常態化(normalization)。這種受女性主義及後現代理論影響、重新配置酷兒主體,深刻挑戰了主張「性是由生物決定」的本質主義主體理論。本質主義預設「酷兒」是從一種獨特的男同性性慾發展而來的,酷兒則挑戰這樣的主張。酷兒性慾表現的是追求多型態的(polymorphous)性慾形構與幻想,而不需根據強制性的性別認同來規範、控制和組織性慾主體。
|
摘錄自http://vschool.scu.edu.tw/sociology/dictionary/c4.htm
<embed src="http://www.tudou.com/v/f9wru7ny-9M/v.swf"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wmode="opaque" width="480" height="400" ></embed >
The Dark Night Of The Soul (靈魂的黑夜)
Upon a darkened night
the flame of love was burning in my breast
And by a lantern bright
I fled my house while all in quiet rest
Shrouded by the night
And by the secret stair I quickly fled
The veil concealed my eyes
while all within lay quiet as the dead
CHORUS
Oh night thou was my guide
of night more loving than the rising sun
Oh night that joined the lover
to the beloved one
transforming each of them into the other
Upon that misty night
in secrecy, beyond such mortal sight
Without a guide or light
than that which burned so deeply in my heart
That fire t'was led me on
and shone more bright than of the midday sun
To where he waited still
it was a place where no one else could come
CHORUS
Within my pounding heart
which kept itself entirely for him
He fell into his sleep
beneath the cedars all my love I gave
From o'er the fortress walls
the wind would brush his hair against his brow
And with its smoothest hand
caressed my every sense it would allow
CHORUS
I lost myself to him
and laid my face upon my lover's breast
And care and grief grew dim
as in the morning's mist became the light
There they dimmed amongst the lilies fair
there they dimmed amongst the lilies fair
there they dimmed amongst the lilies f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