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歌──永遠的依靠
■引言雅歌素有「舊約啟示錄」之稱,其深奧的內容常讓讀者望之卻步;然而她談論的主題──愛,卻又有著莫大的吸引力。談到愛,真有點不落言詮,莫可名狀。一方面是千言萬語說不盡,一方面又是此愛僅在方寸間;有時似乎海闊天空萬物皆容,有時卻又容不下一粒砂子。正因為愛中包含了最大的智慧,所以往往在無意中,膚淺、畸型的愛逐漸迷濛了真正的愛。難道愛只是一種浮相的追逐或情緒的激盪﹖聖經帶給我們「神是愛」這個令人振奮的信息,而雅歌正是以愛為題,透過對雅歌的研讀,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人間之愛的美善,更能認識它背後神聖的根源──耶穌基督。■背景淺介雅歌是屬於詩歌智慧書中的一卷。不同於其它經卷站在神權威的地位發言,詩歌智慧書通常代表人向神說話(如約伯向神發問,詩篇吐露苦情,傳道書則是一篇個人獨白),這種強烈的「個人性」深深觸動人的內心,常令人愛不釋手。詩歌智慧書同時具有「普世性」,對於受苦的問題、人生的無常、男女的愛情都有論及,因此也往往成為基督徒安身立命、尋求幸福人生的指引。在進入雅歌豐富的內容之前,我們要先對她的背景作一介紹:
一.名稱雅歌的希伯來原名是 Sir has-sirim(即最美之歌),因此英文稱為「歌中之歌」(The Song of Songs),正如同「聖中之聖」(Holy of Holies),「萬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萬王之主」(The Lord of Lords),具有至高(Most High),無比(Uniqueness)的意思。二.作者關於雅歌的作者,一般認為是所羅門。因為他曾作詩歌一千零五首(王上四32),對於動植物又有豐富的知識(雅歌至少提及廿一種植物,十五種動物),加上經文的內容(一5,三7、9、11,八11;等多處提及所羅門,而書中描繪王室的富麗與珍貴的舶來品,也只有所羅門能如此奢華),使許多人深信這是所羅門年輕時,對神熱心、靈性高峰的作品。然而也有人從雅歌的語言(包括亞蘭文、波斯與希臘詞彙)、書中的地名(得撒與耶路撒冷的平行對應)推斷這是較晚期的作品。由於上述論點並不妨礙對雅歌內容的了解,不必以此討論作者為起點,因此對此問題,我們暫時存而不論。三.性質聖經雖同為神的啟示,卻有不同的文學體裁(如歷史、傳記、詩歌、比喻、寓言、書信、對話、預言……等),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解釋原則(如象徵文字就不能照字面解釋);因此對雅歌文學形式的確定,是了解雅歌的一大關鍵。不論從標題或內容,我們很容易發現雅歌是以詩歌的形式寫成的。然而因為舊約中的詩歌,卻有不同的種類,大體可分為三類:(一)預言詩(以詩歌形式傳達警告信息,字句簡短,發人深省)。(二)訓誨詩(如箴言中對偶的格言,傳道書、約伯記哲學性的對話)。(三)抒情詩(如出埃及記十五章的「摩西之歌」,撒母耳記上二章的「哈拿之歌」)。雅歌則是帶有戲劇性質的抒情體牧歌。換句話說,雅歌全詩是用戲劇式的對話寫成。在對話中,含著一個完整的故事。然而,因為性質上是抒情詩,所以其中的敘述並不是很詳細,只是隱約的述說過往的事跡。至於牧歌一語,主要是指其中洋溢的田園氣息(不同於史詩或單純的愛情詩)。從雅歌的文學形式,我們可以發現幾個特色:第一,她不是按情節的演變而舖敘的(由相遇而愛戀而結合),而是運用文學的技巧,以倒敘、插敘,使詩者在反覆吟詠中產生再現的美感。第二,一般的戲劇中,每一句話都有特定的角色、確定的地點。但在雅歌中,作者常補上自己的描寫,不屬於詩中某一個人的言語或地點。時而出現的尾音疊句(Refrains),也與上下文無關,只是統述全詩,用以增加詩歌的力量(在雅歌中,有三個這樣的例子:@二7,三5,八4;A二16,六3,七10;B二17,四6,八14)。因此,在閱讀時不要硬將這些插入的詩句與上下文拉上關係。第三,在雅歌中有幾段回憶式的對話(如一7~8),其內容與當時的場景並不相合(如人在宮中,談的卻是田野中的生活)。因此,在讀雅歌時要留意這種夾敘的手法,才不會被她弄糊塗了。■解釋進路誠如本文一開始所說,雅歌的難懂是出了名的,猶太拉比規定年滿三十才能讀雅歌,不少研究者更把她視為「內室的經歷」,認為要有一定的靈程才能了解。筆者同意對聖經的了解,是隨著我們的屬靈光景與日俱增的,然而雅歌之難以了解,真正的原因還是出在前面談到的文學形式上。由於缺乏明顯的大綱,我們往往難以判斷哪一段話是誰說的,而抒情詩所特有的象徵與審美用語(如用樹表愛者,花表被愛者,美酒表愛情的歡樂)也益發使得歷來對雅歌的解釋充滿了歧異。其中除了「宗教禮儀」一說(認為雅歌是源自巴比倫生殖神adonis- Tammaz的宗教禮儀)明顯背離聖經外,其他各說都有其可取之處,茲分述如下:一.寓意法認為雅歌的故事是虛構的,用以借喻神對以色列民或基督對教會的愛。早期的猶大註釋(Talmud,Targum)與早期教父(如Jerome, Bugustine)都持此看法。由於寓意法不重歷史性,因此傾向用象徵的方式解釋每一細節;換句話說,每一細節都有屬靈的比照(如膏油表聖靈,狐狸表魔鬼,北風表試煉與逼迫……等)。寓意法在處理雅歌豐富的象徵,與闡發屬靈的意涵上,都有相當的貢獻。然而,有時解釋過了頭,難免淪為主觀的臆想(如將「兩乳」解釋為新約與舊約,「斑鳩的聲音」解為使徒的講道)。同時,一味的寓意化也不能公平的處理詩歌中生動的描述與純真的感情(如詩經關睢篇分明是男女相戀,毛詩卻硬要解釋成后妃之德)。因此,採用寓意法時當格外謹慎,因為,誠實解說比活潑更重要。二.預表法不同於寓意法的,預表法認為雅歌的故事是真實的。換句話說,這是一首描寫真人真事的抒情詩,並藉此象徵基督對教會的愛。聖經中的預表不勝枚舉,約拿的故事(太十二40)就是最好的例子。而聖經也常以婚姻代表屬靈關係(如耶二2,三1;結十六6;何一~三;弗五22~23;啟十九9)。加上預表法比照的方法只用在主要的輪廓上,而非在所有次要細節上,因此能避免寓意法的缺點(主觀的對故事細節加上想像性的解釋)。然而與寓意法相仿的,我們很難去分辨何為解釋者自己的意見,何為作者的原意,對同一細節也可能有數種言之成理的解釋,因此在應用時仍當小心。三.字義法此法不去揣想什麼言外之意,乃就字面本身來了解雅歌,因此,認為雅歌是對純真婚姻之愛的頌讚。她承接智慧文學的論述(如箴言所說:「要喜悅你幼年所娶的妻」;傳道書所說:「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認為愛是神的恩賜,是人生至上的喜樂,必須予以珍視。同時真實的愛必須聖潔、忠貞與恆久,不容任何自私、情慾來破壞。因此,儘管愛情的路程是艱苦的,在甘美中也時有苦澀,最後仍肯定愛情如死之堅強,眾水不能熄滅,大水不能淹沒。比較上述三種解釋進路,寓意法與預表法能開發豐富的屬靈奧秘,對靈命進深很有幫功;字義法則闡明了正確的愛情觀,同時在解釋上較不易產生偏差。不過雅歌既然被收入聖經,在字裏行間必然有弦外之音,而雅歌中豐富的象徵,單靠字義法也難以闡明。因此,較平衡的作法,是本著謙卑的心兼採三者的優點來查考,並祈求聖靈開啟心眼,使我們明白屬靈的奧秘。■內容大要談到這裏,我們仍不清楚雅歌的內容是什麼,因此,筆者試著以散文敘述故事情節的發展,希望有助於大家對雅歌脈絡的掌握。如前所述,雅歌是帶有戲劇性質的抒情體牧歌,因此主角與場景的確定,就格外重要。一般認為,雅歌的兩位主角是所羅門與書拉密女,所以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裏,所羅門遇見了書拉密女,然而少女的羞怯卻使她躲了起來。後來所羅門化裝成一個牧人,向她表露愛意,終於贏得芳心,離開前並許諾要回來娶她。暫時的別離更生思念之情,因此書拉密女經常在夢中尋找她的愛人。最後,這對愛侶終於在皇宮內成婚,而雅歌一開始便是他們結婚的情形。然而有人發現雅歌中的良人被形容為牧人(如一7~8),詩歌完結時的場景也不是皇宮,而是北部的一個牧場;加上所羅門愛情上的不專一(王上十一3),使人很難接受他就是故事中的良人。因此提出「牧人說」(the shepherd hypothesis ),認為有第三位主角──牧羊人的存在。於是故事情節一轉,所羅門變成惡棍,企圖引誘書拉密女,書拉密女卻不為榮華富貴所動,並不時回憶她的良人。最後所羅門悵然而返,書拉密女與牧羊人有情人終成眷屬。上述兩種理解雅歌內容的角度,不論在字面或靈意上都各有其價值(如「牧人說」中,牧人代表基督,所羅門代表世界的誘惑;書拉密女代表對主忠貞,勝過試探的信徒),在處理雅歌的對話與情節上也各有其困難(不容易判斷哪一段話是誰說的)。因此初讀雅歌,不妨兩種方式都試試,以免失掉了理解雅歌的另一種可能性。■中心信息從以上對雅歌解釋與內容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到雅歌對純真的婚姻之愛的頌讚,更看到這愛的力量與意義,乃是源自一個更深、更純的愛,也就是它背後預表的那種愛。聖經常用婚姻式愛情來比喻神和選民的關係,如以賽亞書六十二章5節所說:「新郎怎樣喜悅新婦,你的神也要照樣喜悅你。」而基督與教會的關係,更是藉著婚姻之愛表露無遺。正如同神取了亞當的肋骨造夏娃,成為他的配偶,基督也在十架上肋受槍扎,血水合流生教會,成為祂的新婦。 難怪保羅要說:「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弗五25),神對我們的愛,就是這樣奇妙,這樣深厚呀﹗過去我們對主的認識,是救主、元帥、祭司、牧人、朋友、父親、君王、全能者,這都沒錯,但這些關係不過使我們感謝、順服、敬畏而已。雅歌卻啟示我們與主的關係,乃是新婦、新郎,是骨中的骨、肉中的肉。這樣的愛,是可以憐、惜妳到永遠而沒有一聲苛責,是縱使相隔兩地,卻猶盼夢裏慰相思的,是天長地久,生死不易其心的。主已經先愛了我們,我們呢﹖■結語當我們漂泊無依時,總希望找個地方依靠;而情深、意濃、愛多的婚姻式愛情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所以連感嘆人生無常的傳道書都不得不肯定:與所愛的妻快活度日,是人生唯一的幸福。在讀完雅歌之後,你是否找到了靈魂永遠的依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