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內在模式,跟我們從小跟重要他人的互動有關。我把這四種模式,套用到我的工作中思考。如果不論年紀大小,其中,有些人很接近恐懼型。也就是,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也不覺得別人會愛他。
不過,尋求關愛是生物生存的本能,儘管接近恐懼型的人如何強調,自己對人際關是如何不抱期待。只要能跟他們建立穩固的信任關係,持續一段時間,還是可以發現,他們慢慢願意表達,自己渴望被愛與跟人建立關係。
然後,可以看得到,他們願意開始學習,接受家人的關懷,與表達對家人的關懷。也就是說,當人進入一段穩定的關係裡面,對關係開始產生安全感,根深蒂固的恐懼可以被鬆動,本能開始發揮作用,學習新行為的動機會提高,於是產生改變。
當然,有些人的改變,非常微小難見,但是經年累月慢慢往前走,還是可以積累出一段路程。開始懂得娛樂同學,開始柔軟地表達對同學家庭處境的同情,開始體諒原本討厭的人的行為可能原因,開始從厭惡到喜歡,想對一位女生表白…
我們跟孩子的互動中,就在慢慢讓孩子感受到,他值不值得被愛,以及我們會不會愛他。如果我們自己都得不到我們想要的愛,那麼,學著信任自己,給自己照顧與關愛,才有能力給孩子他該有的照顧與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