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蕭博文╱台北報導】
檢調偵辦國立大學教授詐領研究費案,發現多數涉案教授都把國家經費當成「特別費」,大言不慚拿補助費添購家當,辦案人員不禁疑惑,頂尖教授法律常識竟如此淺薄?由於偵辦教授涉貪極度敏感,檢調飽受排山倒海的壓力,就連檢察官參與學術研討會時,也常被與會學者拉著討論詐領案,氣氛詭譎。
辦案人員指出,首波遭移送的廿四名教職人員多有「公款私用」明確罪證,但多數涉案教授渾然不知所做所為觸犯貪汙重罪。
有教授面對檢調訊問全盤托出,大方坦承挪用研究經費添購液晶電視器,毫無罪識感可言的供詞,讓辦案人員聽得為他們捏把冷汗。
專案小組透露,多數教授都把國科會研究補助費當成另類「特別費」、教授的私房錢,還認為「錢歸錢,帳歸帳」,在不諳核銷程序情況下,委託廠商全權處理,因而衍生報假帳弊案。
但多數教授卻稱「大家都報假帳」,不然就是把責任推給助理,甚至歸咎國科會核銷程序太僵化。
由於涉案教授多達上百人,檢調機關擔心大動作偵辦恐重擊高等教育「血流成河」,決採小規模、分批偵辦的方式減低衝擊,也要求辦案人員訊問涉案教授時務必「禮貌至上」。但檢調的高規格禮遇卻不能平息教育界反彈,許多教授不惜動用關係向辦案人員施壓,讓基層檢調不堪其擾。
許多常參與學術研討會的檢察官也透露,自從詐領研究費補助案爆發後,常常在學術場合被要求對詐領案發表意見,來自學術界友人的關心探詢也不斷。
甚至有教授不認同檢調查辦動作,當場質疑檢察官不懂學術研究運作,卻要入人於罪,場面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