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05981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89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9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90
作者: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日期: 2011.07.07  天氣:  心情:
蔡禮旭老師主講
除了對飲食方面要愛惜,對一切物也要節儉,「勤是致富根,儉是持家本」。一個家庭要維繫得好,一定要節儉,當然要能致富,一定要辛勤勞作,絕對沒有白吃的午餐。《易經》裡面有一卦就叫「節卦」,節儉的節,從這一卦當中也非常的微妙,在它的爻辭當中有提到,「甘節,吉;安節,亨;苦節,貞凶,悔亡」。節儉的態度還有境界不同,假如我們節儉的時候非常甘之如貽,那是大吉。當我們在節儉的時候想到要讓孩子做榜樣,想到我們節省下來就能夠讓更多的人不會餓死,當我們是這樣的心境去節約,那會非常愉快。當我們輕物質,重精神生活,自然你的物質需求就會愈來愈下降,而不是刻意的。所以我們也不要一下子要求親友,馬上食物的享受降到很低,這樣他會生煩惱,我們道法自然就好,等到他充滿法喜,自然欲望就會慢慢放下。所以在春秋時候顏淵,孔夫子非常讚賞的一個學生,他能夠「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那個中境界也唯有契入才能感受,他能夠甘節。
再來,「安節」,在節儉的時候也滿理得心安,不會覺得很勉強。你這樣的態度,「亨」,人生、家庭滿順勢的。但是假如在節儉的時候覺得很痛苦,受不了,那就會去揮霍,所以「苦節,貞凶」。你看到一個父母在很奢侈花錢的時候,可不可以斷定他的家庭以後的結局?看得出來。古代的人非常的有智慧,可能看到人的一舉一動就可以斷言他人生的吉凶,這是確實不虛。
在《左傳》裡面也常常能夠印證。有一次秦國的軍隊經過周天子管轄的地方,結果秦國的軍隊,因為按照禮儀必須要下車來,很恭敬行走過天子所管轄的地方,等經過以後才再上車。結果這些秦國的軍隊下了一下,很不耐煩,就又跑上車去了,對天子一點恭敬心都沒有。旁邊有個讀書人馬上就說了:秦國這次打仗必敗。後來秦軍幾乎全軍覆沒,因為沒有恭敬心,一定會傲慢,而兵書上說的「驕兵必敗」,從他們的整個言談、舉止就可以看出吉凶。到時候就會後悔、會敗亡。我們看到荒淫無道的君主,國家都會亡掉,家庭亦如是。所以要愛惜物命,相當重要。
而當我們在節約、節儉的時候,也是在斷自己的貪心。這十條善事,在做的當中不只利益他人,更直接的利益自己,成就自己的道業,成就自己的法身慧命。當我們能夠處處愛惜物命,就不會傷害,不會瞋恨;當我們能夠捨財作福,這個「捨」就能捨掉我們無始劫以來的慳貪,確實利人一定利己。所以,「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我們現在看下一句經文: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我們也很歡喜,小朋友學習的這種氣氛這麼高昂,所以我們的晚年不會被拋棄。這一句經文很重要的一個教誨就是在家庭、在與人相處當中要懂得捨,不要常常與人爭奪。我們也了解到,現在整個家庭、世界、社會的病因在哪?就在處處相爭。家庭相爭,家庭失和;團體跟團體相爭,衝突;國與國相爭就戰爭,根源都在爭。爭提升就鬥,鬥提升就戰,戰提升就變什麼?末日到了。所以根源在不爭,而不爭又要從不自私下手,從懂得捨,從懂得讓,來提升自己德行。
聖學幾千年的教誨,從來沒有教我們一個「爭」字,在《論語》裡面有提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在什麼時候才有一點競爭?在射箭的時候,因為透過射箭,大家可以互相學習。但是射完箭,假如我們射得比較準,馬上要跟我們的同學、朋友說「承讓,承讓」;下來的時候,還要請人家喝一杯酒,「真是承讓,承讓」。所以確實沒有教競爭。當真正競爭下來,就會發生兄弟鬩牆,兄弟走上法院,現在這種情況多不多?多!所以《朱子治家格言》也提到,「刻薄成家,理無久享」,當為人長輩很刻薄,把家族很多的錢都佔為己有,這樣的財富很難綿延下去,可能果報都會很快就把這個錢給報光了。在「兄弟」這一倫當中,我們也提到,「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作樣看」,為人長輩要高瞻遠矚,「爭」只會讓自己德行下墮,只會讓家庭失和,只會讓孩子學到錯誤的做人態度。
標籤:
瀏覽次數:8    人氣指數:8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89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91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