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最近一二十年,美國學術界才開始有人做實證研究,來探索什麼因素才能帶來快樂和幸福。有一位大衛﹒梅爾(David Myer)博士發現「有意義的愛的關係」最能帶來人間幸福;另一位醫師狄恩﹒歐尼斯(Dean Ornish)發現,目前所強調的均衡飲食、充分睡眠或運動等,還不如一個「有意義的愛的關係」更有益身心健全。
還有一位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博士約翰﹒葛特蒙(John Gottman),做了許多研究。他提出,處在痛苦婚姻中的人比在快樂婚姻中的人平均壽命少四年,他們傷風感冒的機率也高於30%,因為幸福的關係能增強一個人身體的免疫能力;而且,你每天只要花兩分鐘與你親近的家人,作一些高品質的親密溝通,比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到健身房去,更具增進身心健康的效果。
生命中的兩難
所以現代人的親密關係可說是充滿了挑戰性,而愛情關係是人間最複雜的一種關係﹐人生有許多「兩難」(Paradox) 的現象﹕
「If I get close to you, I get hurt. But if I don’t get close to you, I get lonely. If I tell you truly how I feel, you distance from me. But if I can not tell you truly how I feel, I distance from you. 」
「若親近你,我就受傷;不親近你,我又孤單;當我跟你分享內心的痛苦,特別是你在我身上造成的痛苦時,你離我而去;但,如果我不能跟你談我真實的感受,我心就遠離,不再與你有親密相契的感覺了」。瞧﹐多麼不好弄呀﹗
愛的關係:唯有在戀愛中,人的二個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時得滿足:一是無條件被人接納,二是在所愛的人心中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