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833224
 源爸.....非常低調中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信仰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好簡單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拔苦與樂』的實踐
作者: 源爸.....非常低調中 日期: 2010.12.01  天氣:  心情:

臥病之中仍不斷作畫的挑戰


 


有一位青年D先生,罹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他原本是一位影像設計師,但因生病的緣故無法繼續工作。


這時,D先生採取的行動是,在病床上用電腦作畫。


即使面對疾病,仍不放棄他的生存動力,甚至把電腦帶進無菌室完成好幾幅作品。


之後,終於在家人協助下,舉辦個展。


據說許多人對於D先生積極的生命態度表示共鳴,在個展來賓用的筆記本上寫下他們的心聲。


D先生一面對抗疾病,一面透過作畫,這種不斷向他人送出訊息的意識,是非常強烈的。


他說:「作畫就是活著。」


我認為,在面對死亡恐怖的生死之際,要如何活下去的態度,會形成我們下一個生命的姿態。


不放棄生命、與家人合力完成工作,對D先生來說,真的是一段充實的臨終期。


我確信,人就如同活著般地死去。


希望健康的人更要愛惜自己的生命,度過美好的生活方式。


 


如何度過每一天


 


佛典有云:「月月、日日,須益堅強,稍有懈怠,必受魔侵。」


懈怠即是心的倦怠(厭煩、煩膩、怠慢、鬆懈、大意)。


這句金言教示:每一天積極地面對、投入每一件事情,就能領受到功德。


相反地,若是稍有鬆懈,心就會出現魔性,擾亂生命的節奏,讓病魔、阻礙有機可趁,給予我們警惕。


若不積極生活,繼續進步的話,就很難得到成長與幸福,可說是與歡喜的狀態相距遙遠的生活方式。


不鬆懈、認真度過每一天,是很重要的。


佛法教導我們生命嚴峻,不能只是散漫地活著,一定要好好認清要如何活下去這件事情。


前文曾提及宇宙所有一切的事物,都無時無刻在變化著,一瞬間也不曾停歇,佛法將其稱為「緣起」、「諸行無常」。在不斷變化的時間潮流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如何活下去,如何變化。人能變好,也能變壞。


自己若不好好掌握的話,就可能失去方向,有時還會遷就周遭的環境,流為惰性,變成「只是活著」的狀態而已。


隨心所欲的生活,乍看之下,好像很簡單。但只是隨波逐流的話,自己的人生方向漫無目的,離有目的觀的生活方式就更遙遠了,遲早會溺斃。


與其度過流於惰性、依賴他人的生活方式,不如選擇用自己的手掌握人生,用自己的眼看清生命的價值。也就是說,要擁有主體性,好好地活下去。


思考生命要如何才能增添光輝,就不會白白浪費生命活動的每一瞬間。


平時保持積極的心,重複正確的行動,可說是生命力的基礎。


也就是說,不被壞習慣與惰性左右,正確習得的東西,將成為我們一生的養分,成為讓生命更充實的助力


我,並不是今天突然之間形成的,是透過各種的行動、與人的接觸、靠著自己認真地思考事物之中,形成了人格。至今無法積極生活的人,更要擁有今後能迅速轉為好方向的機會。


 


我們得以展現出生命力的方法


 


為了強化生命力,我認為相信某件事的力量,會成為一種動力。


一再遇到困難的狀況時,或許有人會對自己的生命感到迷惑,產生「人為何出生?」的疑問。


對抗疾病時,陷入「為什麼一定得死?」的迷思,只是徒增痛苦,不是嗎?


有一句金言教導我們生命的尊嚴,說到:「生命為一切財寶中第一之財寶。


……雖有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之財寶,亦不可抵得生命也。」


意思是說,一個人的生命,比起布滿廣大宇宙的財寶,更具有尊貴的價值。


佛法教導我們,要守護、培育這蘊涵著無限潛能的生命,並使其開花。


生命是永遠的,但現在活著的生命,是只有一次、無可取代的。


正因如此,重要的是,不要摘掉這蘊涵豐富可能性的生命力量,而要讓它發揮出來。


你不想比現在更堅強地活下去嗎?


不希望活力充沛地度過每一天嗎?


為此,你採取了什麼樣的行動呢?


是否還在不知所措、迷惑的階段呢?


只是呆站著的話,不會有任何變化的。


而且,獨自一個人思考,是什麼也想不出來的。


就讓我們去找尋一起思考、一起行動的夥伴,為了自他的成長,一起開始行動吧!


 


菩薩的心與慈悲的能量


 


與周遭的人互助合作,一起找尋幸福的狀態,佛法稱之為「菩薩界的境涯」,表示不只是自己,也與他人一同創造出美好的社會、世界、人類社會的狀態。


所謂境涯,就是「生命的狀態」。


佛經對於「善友(真正的朋友)」,有如此介紹:


一、困難時,給予幫助的人。


二、不論是痛苦或快樂時,都一樣是朋友的人。


三、能為他人設想,告訴他實情的人。


四、擁有體貼的心的人。


菩薩界是人最理想的活動狀態。


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而對於自己以外的他人,總是能給予深厚慈愛之心的人,就是擁有菩薩心的人。「善友」即充滿著菩薩界的心;菩薩的心,指的就是「慈悲的能量」。


說到「慈悲」,很容易被誤解為「憐憫」之意,但在佛法上包含著「真實友情」之意,也就是與正在痛苦的人感同身受,陪伴著他一起克服的意思。


佛經中對於菩薩心,如此寫道:「施物於人,我身受益。譬如為人點火,明在我前。」


意思是說,給予別人東西,總有一天會回到自己身上,不要吝於給予別人東西,要懷抱著愛心去行動。


舉出的例子是,為別人點燈時,自己的腳下也會亮起來。


這句話提醒我們,不要動不動就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思考,而要以愛心去對待他人。


不計較利益奉獻的行動,就如同照亮腳下的燈般,總有一天會反射回到自己身上。


我認為,幾乎沒有一件事,我們能夠獨自一人感受到幸福。


如果有的話,那種幸福感也只留在自己的內心,必然缺少了心的充實感。


與別人一起分享的幸福,這樣的歡喜連帶是深厚的,更何況是與一起超越苦難的家人、會員。


以無私的心給予的慈愛,任何事物都無可替代。孕育如此的菩薩心,能使人際關係更加緊密,締結更堅定的繫絆。


 


利他的行動發出生命的光輝


 


 在前文所說的「健康四指針」中談到奉獻的行動,我認為這個實踐正是強化生命力的根本關鍵。


日野原先生在《活得美好》這本書中談到:「能為別人付出,也就是發揮自己的所長,沒有比這件事更能強烈感受到自己是真正活著的。」


我認為在這句話中,其實蘊藏著人存在不可思議的原理。


為他人奉獻的行動,會成為歡喜,回到自己身上。這樣的行動能成為歡喜,提升自己的生命力。


這種生存方式與佛法菩薩道的生存方式相通,如前文所述,「慈悲的能量」正是關懷他人「拔苦與樂」的實踐。


我認為,從自己的生命當中湧現「慈悲的能量」,認真過活,正是提升生命力最好的捷徑。 


 


『譯自醫學博士森田修平著《增強生命力》一

標籤:
瀏覽次數:49    人氣指數:849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信仰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好簡單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