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62528
 2006erick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統一也中槍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南市北海油脂風暴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台灣的選擇-台灣薪資停滯
作者: 2006erick 日期: 2014.11.06  天氣:  心情:
2014-11-06 01:31 工商時報胡勝正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大學國鼎講座教授

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受邀來訪,替經濟把脈,認為薪資太低、凍漲,代表台灣在提升競爭力方面,做得不夠好。


 


 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朱敬一院士研究社會不公平,從薪資凍漲、所得分配、居住正義、子女教育、階級流動等五個面向切入,也獲致相似結論:社會不公是過去十餘年台灣經濟轉型未成功的後遺症。


根據各項民調,薪資太低、房價太高,已是民怨第一號。政府拚加薪,急如星火,行政院甚至準備推出「加薪組合拳」,提供租稅補貼誘因,鼓勵企業加薪,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已經編製「台灣高薪100」,供投資人參考,並做為政府基金護盤的依據,雖然只是治標措施,仍然值得肯定,長期治本之道在於轉型經濟,創造就業機會。


 


 台灣的低薪現象,並非因為勞動生產力停滯之故,實際上,從2000年迄今,工業部門勞動生產力上升了69%,實質薪資卻下降了4.6%。顯示勞動市場失靈,以致薪資與勞動生產力脫節,大大提升台灣人才的國際吸引力,成為鄰近國家挖角的對象。企業老闆要切記,這些優秀員工一旦被挖角,就回不來了,付給員工一分錢,他回饋一分力,付二分錢,他回饋的是超過二分力,這是所謂「效率工資」,勞資雙贏,老闆沒有損失。


因為經濟尚未轉型成功,仍然停留在以壓低成本取勝的營運模式,台灣接受外銷訂單,海外生產,以致產能外移,國內投資不足。根據IMF資料,過去10年(2004-2013),台灣的國內投資毛額占GDP比率平均為21.4%,遠低於韓國的31.6%。政府雖然積極招商,但成效有限,最近的食安事件,可能也在鮭魚返鄉之路,設了路障。雪上加霜的是,近年來產業日趨資本密集,每單位國內投資所創造的工作機會持續下滑。


 


 投資不足的一個後遺症是超額儲蓄(儲蓄減投資)過多,今年將達新台幣1.8兆,或GDP11.5%,這龐大的超額儲蓄流入房市炒房,導致房價飆漲,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已高達將近15倍,全球首屈一指,超過香港與新加坡,引發年輕人相對剝奪感,1989年發生的「無殼蝸牛運動」,25年之後再度崛起。解決投資不足問題,不但創造就業機會、提升薪資,也有助壓抑房價,緩和兩大民怨。


 


 經濟轉型的重點在於提升附加價值,製造業的附加價值占比在2000年為26.3%,但已降至201320.3%,大大壓縮了薪資成長的空間。量產標準商品是大企業的優勢,提升附加價值則要靠大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的合作,讓產品多樣化,滿足不同客戶群的需求。Appleapp stores互惠互助,大家早已熟悉,淘寶網提供支付平台,為中小微型企業創造龐大商機,更為自己帶來豐厚利潤。


 


中小企業在現代經濟所扮演的角色已受到各國重視,是美國「工業再造 reindustrialization)」的一個重點,最近日本政府振興經濟,特別命令各大企業要扶持、援助中小企業。在微薄時代,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市場變化快速,中小企業的靈敏與彈性是台灣競爭力之所在。隨電子商務、金融3.0的興起,中小企業可以克服在通路、行銷的劣勢,提升其成功的機率,是再起的契機。尤其中小企業的多樣化,使各種人才都可以找到出路,對降低摩擦性失業,頗有助益。


 


 經濟轉型成功的關鍵,除中小企業之外,還在於培育、善用年輕人的研發、創新、創業能量。可惜的是,年輕人都是到國外才發光發亮。年輕人創新、創業的最大障礙在於缺乏資金,政府開辦或支持的創投基金都設有嚴謹的審查機制,大概可以通過審查的計畫都是成熟期計畫,成功機率大,但創新性不足。早期計畫很難找到金主,這是台灣與矽谷的差異。政府應該適度鬆綁相關法規,活絡群眾籌資(crowd funding)機制,讓眾人參與早期的創業,機會人人平等,沒有富爸爸的年輕人,不必看著玻璃天花板發呆,低薪的困境也許會好受一些。

標籤:
瀏覽次數:50    人氣指數:50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統一也中槍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南市北海油脂風暴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