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072880
 普榮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養 生 深 呼 吸 (台大護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膝蓋脆弱:「敲打腳尖」-可改善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又是德國人!
作者: 普榮 日期: 2014.02.10  天氣:  心情:
又是德國人!

上海兩條地鐵的天壤之別----沒有細節,便沒有效益!



哲理的故事:



上海地鐵一號線是由德國人設計的,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直到中國設計師設計的二號線投入運營,人們才發現其中有那麼多的細節被二號線忽略了。結果,二號線運營成本遠遠高於一號線,至今尚未實現收支平衡。



三級臺階的作用:



上海地處華東、地勢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麼有限的一點點,一到夏天,雨水經常會使一些建築物受困。



德國的設計師就注意到了這一細節。所以地鐵一號線的每一個室外出口都設計了三級臺階,而進入地鐵口,必須踏上臺階,然後再往下進入地鐵站。就是這三級臺階,在下雨天可以阻擋雨水倒灌,從而減輕地鐵的防洪壓力。



而地鐵二號線就因為缺了這幾級臺階,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出口轉彎的作用:



德國設計師根據地形、地勢,在每一個地鐵出口處都設計了一個轉彎,這樣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煩嗎?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嗎?



當二號線地鐵投入使用後,人們才發現了這一轉彎的奧秘。



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你家裡開著空調,同時又開著門窗,你一定會心疼你每月多付的電費,想想看,一條地鐵增加些轉彎出口,省下了多少電?每天又省下了多少運營成本?



一條裝飾線的作用:



每個坐過地鐵的人都知道,當你距離軌道太近的時候,機車一來,你就會有一種危險感。在北京、廣州的地鐵都發生過乘客掉下月臺的危險事件。



德國設計師在設計上體現著“以人為本”的思想,他們把靠近月臺約50釐米內鋪上金屬裝飾,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條邊,這樣,當乘客走近月臺邊時,就會有了“警惕”、意識到離月臺邊的遠近。



而二號線的設計師們就沒想到這一點,地面全面用同一色的磁磚,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軌道,嚇出一身冷汗!



因此,地鐵公司不得不安排專人整天喊破嗓子來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故事的哲理:



中國人絕不乏聰明才智,缺少的就是對“精細”的執著。



想想我們的城市規劃建設中留下了多少遺憾?請問:我們城市的道路有多少條沒有被“開膛破肚”過?我們的設計者有誰想到了供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通道?我們的城市的立交橋有多少剛剛“勝利完工”就成為新的擁堵點,從而不得不進行一遍遍的改造?我們城市裡鱗次櫛比的高樓中,真正有創意的有多少?火柴盒樓,四方塔樓,一片片地被克隆著……一個沒有細節、沒有創新的群體中,怎麼會誕生強大的企業?



德國人一共在中國青島待了17年,沒修別墅,沒蓋大樓,沒搞佈滿噴泉鮮花和七彩燈光的廣場,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給修了。



沒人看得見德國佬做的這些,基本上屬於吃力不討好。可是100年以後,全中國人都看見了︰一個從來不淹水的青島﹗



施工標準】︰青島原德國租界區的下水道,在高效使用了百餘年後,一些介面零件需更換,經查詢,當年的公司已不存在,一個德國企業發來電子郵件說︰根據德國企業的施工標準,在老化零件周邊 3米範圍內,可以找到存放備件的小倉庫。中方依建議果然找到了小倉庫,裡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備用件,依舊光亮如新。



一個民族的精神、行為準則和行為規範是由什麼決定的?



答案……真的值得我們深思
標籤:
瀏覽次數:80    人氣指數:2080    累積鼓勵:10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養 生 深 呼 吸 (台大護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膝蓋脆弱:「敲打腳尖」-可改善
 
住戶回應
 
時間:2014-02-18 20:31
他, 64歲,新北市,藝術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2-17 23:56
她, 53歲,台中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