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491421
 你是雨我是水。◕‿◕。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奇聞★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自然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專題★
作者: 你是雨我是水。◕‿◕。 日期: 2008.10.29  天氣:  心情:
每個人都難免一死,但面對親人離世,要走出傷痛還是很難。署立新竹醫院安寧病房輔導員彭月枝表示,即使悲傷在所難免,但若能把握機會與即將離開的家人「和好、道謝、道別、示愛」,對事後傷痛的醫治與復原將有莫大的幫助。

 在安寧療護第一線服務多年, 彭月枝說,站在專業的角度,對於臨終患者家屬的悲傷輔導,一定要從患者未去世之前開始,亦即必須積極處理家屬的「預期性哀傷」,輔導成效才能事半功倍。

 然而國人生性多保守、內歛,就算明知分離的時刻已近在眼前,要他們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感受還是很難。所以,醫院社工、心理師乃至於志工最常做的,就是要設法製造情境與機會,讓家屬及時對臨終家人說出想說,卻一直沒勇氣說出口的話。

 她認為表達的方式有很多種,並不侷限於言語,有時一張合照、一幅圖畫、一首歌曲、一段家常的錄影...,可能更勝過千言萬語。

 彭月枝舉例,曾有一位因癌末住進該院安寧病房的八十多歲老爺爺,床邊守候的則是與他結髮一輩子的老奶奶,知道老伴即將先走一步,奶奶每天總是握著爺爺的手,一遍又一遍地低吟老歌《相思河畔》。

 剛開始大家並不明白奶奶這麼做的用意,後來才知道,原來爺爺奶奶鶼鰈情深,每天晚飯後牽著手到住家附近河堤散步是他們維持了數十年的約會習慣,而奶奶正是藉著歌聲,在對爺爺表達生死不悔的愛意!

 對輔導人員來說,一旦輔導對象是對死亡為何仍懞懞懂懂的小朋友,對他們來說又是另一種挑戰。

 台北榮總精神科臨床心理師胡淑娥表示,多數大人都會主觀地認為孩子一定無法承受親人死亡帶來的衝擊,進而對他們採取迴避或隔離的策略。

 最常見的就是大人會告訴小朋友「媽媽只是睡著了」,或是「爸爸去了很遠的地方」...,孰不知這類自以為是的善意欺騙,會讓孩子更不安,甚至會不敢睡覺,不能忍受大人出遠門。

 彭月枝也建議,小朋友都很喜歡寵物,而一般家中常飼養的動物如貓、狗、小鳥、金魚等的生命都比人短,家長不妨平時就利用機會教育,讓孩子認識死亡;此外,坊間一些以溫馨故事鋪陳描述死亡的兒童繪本,必要時也可陪著孩子一起讀。

 只是,再多理智上的瞭解,也不能完全取代情感上的承受。

 彭月枝說,一般來說親人過世一年內對家屬來說都會很難熬,期間碰到象徵團圓意義的節日或逝者的生日、忌日等更是關卡,此時除身邊的人應善盡關懷與陪伴的角色,當事人也要懂得適時主動尋求外界資源的協助。
標籤:
瀏覽次數:56    人氣指數:2636    累積鼓勵:12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奇聞★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自然界★
 
住戶回應
 
時間:2008-10-30 23:56
她, 64歲,屯門區,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10-29 13:04
他, 43歲,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8-10-29 13:20]:

嗯!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