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564850
 愛撒嬌的大女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傾聽》心得-前言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我正在思考...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傾聽》心得-為什麼傾聽重要
作者: 愛撒嬌的大女人 日期: 2010.02.12  天氣:  心情:
傾聽是這麼基本的事,
而我們視它為當然;
不幸的是,
事實上我們並不如自己所想像的,
是一位那麼好的傾聽者...
◎不被傾聽是一種傷害

在那些你期盼對方會瞭解的親密關係中,
不被傾聽尤其令人覺得心痛!

我們被人聽到的這個權力往往不經意地受到侵犯,
而自己也未必記得,其他人也許也不明白,
但這並不表示傷害較小!!

當你打電話告訴父母親,你剛贏得一向榮耀,他們好像不是真的感興趣,
你覺得好洩氣,也覺得自己好蠢:自己感到高興就好了,怎麼又期待別人的讚美!
當你因某個特殊事件而覺得興奮,你期待他的反應會同你一樣的人卻沒有聽進去,
是一件痛苦的事!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類似的經驗吧?
通常這時候,大家會想說:好吧...你不感興趣,我瞳別人說去,總行了吧?
檸檬遇到類似的狀況時就會這麼做
但是... 有時候一連對好幾個人說了,都遇到同樣的情況時,
真的會讓檸檬好沮喪...
最後... 就不說了!
自己躲起來生悶氣或陷入無限循環的沮喪情緒...
這真的讓人覺得好難過啊!

傾聽就是要集中注意、有興致、關懷、用心體會、確認、察覺,然後表現出感動以及欣賞。
我們往往沒有注意到傾聽的重要性,卻在自己覺得被騙或受傷了,才獲然明白它的重要!

看著這一段文字,讓檸檬覺得好悶...
同時,還夾帶著豁然開朗的感覺
也許... 檸檬會比其他輔諮系的同學更重視"傾聽"這件事
就是因為檸檬是一個不被傾聽的人吧?
我仍然記得 今天的我會這樣認真的聽身邊的人說話
就是因為我覺得說話被打斷的感覺很難過!
我可能還是做不到真正的傾聽
但是 至少我已經學會"認真的聽"了...

有些時候我們聽人說話時,再聽到某些事情時,會憶及自己類似的回憶並開心的告訴對方,
我們總以為與人建立一些共通性,分享自己的經驗相當富於同情心;
事實上,我們已經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使人覺得自己不受重視、被誤解,而且沒有被欣賞!

啊!這真是令我覺得熟悉,這學期我們的人際關係課才提到說
當我們傾聽他人之時,要適時的給予回應與回饋,讓對方知道你認同他的想法,
但要小心不要把話題引到自己的身上!
在不同的書 看到相同的理論 真的會有雙重確認的感覺呢!

檸檬常常有類似的經驗。
當我開口告訴朋友我的一件事情,才在說開場白時,
我的朋友很開心的說,他有類似的經歷,然後很詳細的說著...
其實... 後來就變成我在聽他說了
我原來要說的事情 被眾人忘記
無力感襲來... 我 也不想說了...
因為他那樣做 雖然不是故意的 卻像在說 我的事情不重要 沒有意義...
真的! 我們聽別人說話不應該搶人話題的!

同理的傾聽就像仔細地讀一首詩,
把文字消化之後,
去了解文字背後所要表達的意思。

當我們欣賞一件藝術品時,每個人的獨特反映皆有它的意義,
但是當我們試著去聽別人敘述時,重要的是真正的同理心反應,而非我們的創意。



◎提供見證的重要

真正的聽眾是見證者,
而不是自己經驗的篩選者。

訴苦─期待有人聽自己說話
有些人或許會認為:如果自己更有自信,就不會太依賴他人的回應
事實上,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需要別人有所反應 使得我們覺得不安全、太依賴,也使得我們相信:
只要自己堅強一點,就不需要別人了,那麼別人也不會讓我們這麼失望。(失望他們不懂自己)

記得前些時候,檸檬跟朋友鬧翻時,
檸檬一直希望有人能幫幫我,告訴我怎麼辦。
可是... 那時候是期中考前夕,大家正忙的時候。
誰有時間聽檸檬那些雞毛蒜皮的煩惱?
結果檸檬現在一個難過情緒的旋渦當中
不僅掙脫不出 還越陷越深...
「如果我在堅強一些就好了。反正這個問題我只能自己解決,訴苦不過是想要有人同情你嘛!」
那時後的檸檬是這麼想的
今天看到書上那樣寫 我安心多了
原來 檸檬並不是特別軟弱 我跟大家是一樣的!

一旦你能說出自己心中所想,有人聽了、有人注意到了,你就覺得輕鬆多了!
彷彿身上某個痛處或癢處,一下子沒了。
如果這種流程很快能獲得解決,就像每天說話一樣,你也許不覺得有被了解的需要;
但是你覺得別人沒有聽到你說話的那種失望,以及你等待對方能聽到的緊張感覺,
就說明了被傾聽是多麼重要的事!(就像檸檬當初的經歷一樣!)
當我們可以把新裡的話說出來讓別人聽見、可以與別人溝通或分享時,
我們就知道被忽視或沉默是很痛苦的,而說出來就是試著要減輕那種痛苦!


◎被聽見就表示被重視

被聽見就表示被重視,
它滿足我們自我表達及與他人溝通的需求。

當我們有被欣賞的需求時,我們把別人當成「自我物」(selfobjects)的一部份。
「自我物」指的是一個對我們有反應的人,一個跟我們有關的人
→對我們而言,他不是獨立的人,而是「為我們而存在」(someone-there-for-us)

看到這段文字,
我有點理解為什麼我的其中一個室友遇到開心的事情時,
會一反平常不喜歡跟我們說話的習慣,
很興奮的對我們說令他開心的事,
有時甚至不管我們是否有空 有沒有在聽。

對我這位室友來說,
我們是少數會聽他說話的人,
當他有開心的事情時,
他是需要有人聽他說的,
所以他會一反素日的習慣,
儘管有時他真的沒有注意到我們在忙,
也只是他興奮過度而已。

傷我們最深的往往是那些我們認為與他們關係特殊的人。
他們讓我們覺得我們的注意及瞭解對他們而言十分重要─一
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他們是那麼容易地就把注意力轉到別人身上!
在跟我們說到一半時他們就盯著別人看,然後草草結束與我們的談話,轉而去同另一個人說話;
我們也發現原本以為是私下的分享,卻是他們老早就告訴過許多人的秘密;
所謂的「推心置腹」也不過如此讓人對亂七八糟的「知己」很覺痛心!
他不只利用了我們,而且還剝奪了我們以為他們看重我們、視我們為特殊的感覺!

這種感覺 不知為何的 我常常經歷
當我的朋友跟我說話時
我會放下手邊的事 認真的聽他說
而我也相信
他願意告訴我
一定是因為他認為我是可以信任的
我們是很要好的朋友
但是...
當我要同朋友說我的事情時 卻是經常的被打斷
或因為某個人的插話 讓他完全忘記原來我在說的事
讓我覺得好難過...

這學期初時 跟我最好的那位朋友 就是最好的例子
每次他看到我都會跟我分享他喜歡的文章 音樂 漫畫
讓我相信 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在學期初 我的生活很平淡
我也沒有特別想提出來分享的事情
我們以 他分享 我認真聽 的模式相處了半學期
當我漸漸的習慣大學新生活
漸漸的 我的生活 也有些有趣的事 煩惱的事 讓我想找人分享
自然而然的我想到他...
當我興沖沖的告訴他時 他都只是平淡的應幾句
然後 他轉移話題 很突然的說「某某東西很有趣 妳看一下」之類的
這讓我好衝擊!我認為他覺得我一點都不重要!

我開始質疑他 為此 我跟他談
然後他告訴我 我正在試著改變他!
赫!又一大衝擊!
與此同時 我開始發現
當我跟他的朋友 同時在的時候
他會開心的與他的朋友聊天 直接忽視我!
甚至還出現 他的朋友跟我打招呼了 他仍忽視我的狀況
這真的讓我很難過
當我告訴他我是這麼覺得的時候
他告訴我 我傷害他了
之後 就一直都保持著某個聚離 像一堵厚厚的牆...
真的就如同書上說的那樣...

雖然沒有人想要看見(尤其是我們自己的)那種不在乎別人感受的露骨自戀狂,
但是事實上我們大部分的時間不就是這麼不可自拔地沉浸在自己的自戀中嗎?
而「自戀」也成為傾聽在培養我們自尊過程中的一個主要觀點。

我們需要他人這個訴求,就某方面而言是全然自私的,用「被傾聽」來維持我們的自戀,
或者,簡單的說,它幫助我們覺得「完整」。

我覺得,自戀跟自信是一體兩面的東西。
相信自己在某方面很厲害,有些人說是自信,亦有些人說是自戀。
我猜想,作者是想說 我們藉由某些人的傾聽,來確認自己的確是重要的、權威的。
標籤:
瀏覽次數:100    人氣指數:500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傾聽》心得-前言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我正在思考...
 
住戶回應
 
時間:2010-02-12 23:10
他, 41歲,台中市,醫療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