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時在課堂上學到第一套有關愛情的理論是「愛情三角形」理論。這套理論令我在年輕時的感情路上有如打通了任督二脈,仿如練就了「金鐘罩」、「鐵布衫」, 對愛情的傷害有抗禦能力。後來因工作關係,學會了其他心理學上的愛情研究,對愛情的本質有更深的了解。但無論如何,「愛情三角形」仍是我最推崇備至的第一愛情理論。
「愛情三角形」是甚麼? 耶魯心理學家Sternberg(1986)認為愛情由情緒層次的親密, 動機層次的激情, 以及認知層次的許諾所組成, 三個層次各佔一方, 結合而為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積大小代表愛情的份量, 三角形不同的周邊長度則代表不同型態的愛情。
愛情的三個主要成分:1. 親密(intimacy):愛的情感元素。親密感即是一種投契、心靈相結合的默契,感覺與所愛的人非常親近,彼此接納,凡事可以與對方分享溝通,並從對方身上得到支持與鼓勵。親密感的表達方式是:藉由內在的感覺來溝通,分享個所擁有的,包括時間和自我,並提供情感上的支持。2. 激情(passion):愛的動機元素。激情喚起人們心理上的注意力,更熱切的勾起和所愛的人聯結之意,激情的進展是很快的,不是循序漸進的。激情所表現在行為上的是:希望和所愛的人相處在一起。相處時快樂溫馨,分離時強烈的思念,覺得對方極有吸引力…等,有時並藉親吻、擁抱、撫摸、做愛等傳達激情。 3. 許諾 (commitment) : 愛的認知元素。人們幾乎是在瞬間決定愛某個人,確定關係之後再許以長時期的允諾。許諾是維持關係長久的動力,某些配偶在親密感、激情消失紿盡時,它是唯一僅存的。許諾則利用忠誠、關係的建立、患難與共,或是藉訂婚、結婚等付諸實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實三角形,更有理想三角形(希望別人如何對待自己)和知覺三角形(感受到別人如何對待自己)。三者之間的形狀和大小越相似,個人的愛情便愈美滿快樂。
請看另一篇囉^^「親密」、「熱情」、「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