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熱了,有些人的腳底、腳趾會冒出水泡,有的水泡還會癢。這種水泡用香港腳藥膏治療的效果不佳,可是以類固醇來治療卻有效,所以有的皮膚科醫師認為這些水泡不屬於香港腳,而是汗皰疹。汗皰疹是一種會在手指、手掌、腳趾、腳掌冒出水泡的皮膚病,以類固醇治療有效,用抗黴菌藥物治療無效。
可是只依擦藥膏的結果來論斷腳上的水泡為汗皰疹是不對的,因為香港腳的水泡如果使用只含抗黴菌藥物的藥膏來治療,一樣也是效果不好。或許讀者馬上會質疑:香港腳不是黴菌感染嗎?為何香港腳的水泡擦抗黴菌藥物沒有效呢?如果大家了解香港腳冒出水泡的機轉後,答案就揭曉了。
香港腳的水泡及癢乃是身體的免疫系統向黴菌發動遲發型免疫反應,導致皮膚發炎的臨床表現。使用抗黴菌藥物來治療時,免疫反應雖然於藥物消滅黴菌後會自然消失,不過這是好幾個星期以後的事了,因為遲發型免疫反應一旦啟動,不會立即結束,反應厲害的甚至要一個月,病人可能無法忍受水泡或癢須耗時這麼久才會好。這結果有如貼膏藥過敏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的病患,雖然把膏藥撕掉,將病源除掉了,但接觸性皮膚炎並不會因過敏原不在了,而馬上消失不見,皮膚病依舊,須等幾個禮拜後,免疫反應結束了,皮膚病才會痊癒。
反之,以類固醇來解決香港腳的水泡就快速多了,類固醇雖然不能消滅黴菌,但類固醇能有效地壓制遲發型免疫反應,病人的水泡很快就消了。比起抗黴菌藥物,類固醇顯得快速、有效。但是類固醇壓抑免疫反應,治標不治本的缺點是香港腳的水泡雖然暫時被壓下來了,不過接踵而來的情況是黴菌更猖獗,從腳底直往腳邊、腳背蔓延。
所以香港腳一旦長出水泡,醫師只用抗黴菌藥物來治療並沒有錯,只是緩不濟急,因為抗黴菌藥物無法馬上壓制免疫反應來讓病人的水泡或是癢消失,所以無論醫師或是病人都會覺得抗黴菌藥物的療效不佳。或許「類固醇有效,抗黴菌藥物無效」的治療經驗,讓一些醫師將香港腳的水泡誤診為汗皰疹。 台灣的氣候濕熱,腳上長水泡的皮膚病是香港腳的機會比汗皰疹來得多。那甚麼時候腳上的水泡要懷疑為香港腳呢?以下的經驗可供參考:
那長水泡的香港腳該如何治療呢?如果病人的症狀不嚴重,最簡單的方式為外擦內含類固醇與抗黴菌藥物的複方藥膏,等水泡控制下來後,改用只含抗黴菌藥物的單方藥膏繼續治療。碰到症狀嚴重,水泡又多又癢,以外用藥物無法緩解病情的病人,醫師可考慮併用幾天的口服類固醇來壓制病人過度高亢的免疫反應。 * 看完此報導對香港腳有更深體悟,目前本人就有這樣困擾 只能努力跟它抗戰囉~~~~~~~~~~~~~~~~~~~~~~~~~~~~~~~~~~~~~~~ 希望大家對香港腳資訊能更了解並一起改善治好它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