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沈志陽參與的跨國大型研究發現,BMI太高或太低,死亡率都明顯偏高。 記者林進修/攝影 |
中央研究院參與的一項跨國大規模研究發現,BMI(身體質量指數)太高或太低,死亡率都明顯偏高,若能將BMI維持在22.6至27.5,就能將死亡風險降到最低。胖哥胖妹,或是竹竿弟、紙片女,為了健康著想,最好把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內。
BMI的計算公式,是以人體的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即kg/m2;例如體重50公斤、身高160公分者,BMI即是用50除以1.6的平方。
這篇由台灣、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新加坡、印度及孟加拉等7國44位學者長期追蹤BMI與死亡風險的重要研究成果,已於今年2月24日刊登在全球排名第一的頂尖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根據研究結果,參與研究的中研院生物醫學暨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沈志陽建議衛生署,不妨把目前18.5至24的國人正常BMI值,稍微往上修訂為22.6至27.5,或是取個整數值而訂為22至27。
沈志陽解釋,許多研究都在探討BMI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但這類研究都以歐美人口為基礎,台灣以這些研究數據來制定國人正常BMI值,往往會失真。有了這篇首度以亞洲人為對象的大規模研究論文,台灣應加以參考。
沈志陽表示,這項研究共追蹤並分析亞洲114萬名年逾30 歲的健康成年人,長達十幾年。結果發現,BMI與死亡率呈U型的雙曲線,BMI太低或太高,死亡率都明顯偏高,而BMI22.6至27.5的死亡風險最低。
如果把22.6至25.0的BMI值當成比較基準,當BMI大於35.0,死亡風險即增加0.5倍;當BMI小於15.0,死亡風險則會增加1.8倍。長期從事肥胖防治的署立雙和醫院復健部主任劉燦宏表示,BMI太高,罹患心臟血管疾病及癌症的機率增加,BMI太低則會導致新陳代謝效率變差,扺抗力也低,死亡率當然飆高。
沈志陽表示,22.6至27.5雖是最佳的BMI,但男女稍有不同,男性的上限還可稍稍放寬一點。若以一名身高160公分的女性為例,BMI22.6的體重是57.8公斤,BMI27.5的體重則為70.4公斤;換句話說,只要體重控制在這個範圍內,就可減少死亡的威脅。
這項跨國性研究,台灣部分由中研院生醫所所長陳垣崇主持,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院士陳建仁、博士游山林以及生醫所研究員潘文涵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