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天在經濟日報上看到台科大管理學院院長盧希鵬教授一篇報導
他說今年座右銘"不求名,不求利,只求爽"
而這個"爽"字,正是他提倡快樂經濟的縮影.
他認為人們求名,求利,不求爽.相信有了名與利之後,自然而然就會爽,
所以在追求名利的過程中,即使不爽也要忍耐.但是得到名與利之後,
有較爽嗎?
記得以前有一部腳踏車人們就很高興,但是現在腳踏車要好幾萬元,才會爽
其實這些都比較心理
另外社會上有一群志工,他們不求名,不求利,只管付出
他們卻做的很高興
另外他又舉出
星巴克一則廣告,一個年輕人快樂活力地穿上星巴克圍兜開始一天的工作,
下了班,又陽光地到一家餐廳玩打擊樂,廣告結尾告訴大家,要"為夢想而工作".
另相對於現代的管理為了講求效率,都採軍事化的管理,結果造成了富士康的跳樓事件
所以他今年的座右銘是"不求名,不求利,只求爽"為夢想而工作.
自己以後一定要去當了一個快樂的志工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