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15623
 詩逸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十多年來改變台灣人生活的十件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白頭偕老的秘訣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解壓才能一夜好眠
作者: 詩逸 日期: 2010.12.28  天氣:  心情:

解壓才能一夜好眠   黃秀美
提到失眠,你會聯想到憂鬱症、焦慮症、睡眠呼吸中止症,還是壓力呢?失眠的原因多元而複雜,許多找不到明顯病因的失眠,常被認為與「壓力」有關。

     專攻睡眠認知行為研究的政大「睡眠實驗室」主持人、政大心理學系副教授楊建銘表示,「對長期睡不好的人來說,有時連『上床睡覺』這件事,都會變成失眠的壓力來源。」

     有位失眠個案,認定自己的失眠源於工作壓力,在飽受近兩年失眠煎熬後,乾脆辭去工作,每天遊山玩水,生活步調變得悠閒,但睡不好的狀況仍持續6年,並未因不必工作而改善。

釋放壓力 不要依賴藥物

     楊建銘說,「在睡前一、兩個小時,他滿腦子想的都是『今天睡得著嗎?』睡覺就像天天要面對的考試壓力。吃安眠藥是另一個壓力源,認為吃藥會傷肝、腎,吃久了會上癮,而上癮就是失控。」

     他睡前掙扎著「要不要吃藥」,一面想到上次沒吃,整夜睡不著的經驗,於是先吃半顆,另半顆放在床頭櫃,以備萬一。結果,不斷想著「還沒睡著,還沒睡著……」頻頻看時鐘,一、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是睡不著,最後只好「投降」服藥,挫折地睡去。

     隔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想到,「啊!昨天我又失敗了。」接著又想起,一晚沒睡好,今天體能不好,可能會影響表現,睡不好的壓力延續到白天。楊建銘觀察,個案放大身體上的些微不適,肌肉愈來愈緊繃;不小心忘記一點小事,就懷疑是藥物副作用,陷入惡性循環。

     要中止這樣的惡性循環,得從扭轉睡眠的認知行為開始,學著在睡前放下壓力,睡一夜好覺。

想睡才睡 不讓焦慮上身

     楊建銘說,長期失眠的發生,包括前置、誘發與延續因子。「前置因子」指人格特質,「神經質、掌控慾強、很會壓抑情緒的人,在夜深人靜時,特別容易鑽牛角尖,當發生失眠問題,打擊也特別大。覺得自己的事業井然有序,為什麼卻連本能的睡眠都發生困難?情緒很焦慮。」

     「壓力」是常見的誘發因子,人的生理系統中,有一個天生的保全系統,當意識到危險或壓力,無論身體多麼疲憊,腦部都會發出警訊,而「睡眠」是全天最脆弱、敏感的時段,只要有一點壓力,保全系統就會被啟動,影響品質。

     容易緊張、焦慮的個性,如果碰到重大壓力的誘發因子,就可能出現短期失眠;若再加上情緒、錯誤認知等延續因子,失眠就有機會慢性化,變成長期失眠。

     舉例來說,原本12點上床、立刻就能睡著的人,遇到壓力,可能輾轉到凌晨1點才能入睡。但因為擔心睡不飽,刻意提早上床,結果,因為早睡無睡意,變成躺得更久卻無法睡著的「失眠」現象。

     「睡眠就像一顆方糖,與其放在一缸水裡,不如放在一杯水裡。想睡得夠甜、夠濃,最好等到有睡意再上床。」楊建銘提醒。

放空自己 促進睡眠驅力

      白天也要多活動,早上一定要曬點陽光,晚上在固定時間睡覺,這些做法有助累積足夠的睡眠驅力,讓人睡得好。睡前一、兩個小時,儘量不要看電視、電腦,避免強烈光線刺激,臥室燈光儘量選用橘色系。全色系的藍光,不利褪黑激素分泌,睡眠可能因此變得較淺。

     而提神飲料中的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質,會激發身體的警戒系統,抑制睡眠驅力,即使早上喝用,也會影響到晚上的深層睡眠,如果已有睡不好的情形,中午過後就別再喝咖啡了。

     此外,也有人喝酒助眠。酒精是抑制劑,也是興奮劑,雖然有助入睡,但被身體代謝後會產生反彈,半夜很容易醒來,或是作些奇怪的夢,而且容易愈喝愈多,助眠效果遞減,比用安眠藥更危險。

     睡前容易想東想西的人,最好在睡前一小時停止工作,以固定、輕鬆的事取代,讓睡眠跟某一系列的睡前活動制約在一起。

     如果煩惱很多,可準備一本「煩惱記事本」,煩惱寫完就跟自己說,「煩惱到此為止,接下來是休息時間。」再緊急的事都等明天說。

     這些象徵性的動作,可將煩惱跟睡眠區隔開;或者,尋求臨床心理師協助,利用呼吸法、肌肉放鬆、冥想法,解除壓力,讓自己一夜好眠到天明。






 




 


--





 
 
 
 
 
 


--

 
 
標籤:
瀏覽次數:84    人氣指數:3064    累積鼓勵:14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十多年來改變台灣人生活的十件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白頭偕老的秘訣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