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88420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Sad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歌詞翻譯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一條街道的故事
作者: 日期: 2010.01.26  天氣:  心情:
高樓洋房林立的今天,到處可見過度開發、而賣不出去的空屋,真的有如此的需求嗎?還是我們只需要一個像家的地方,雖然搬到新蓋的別墅,之前父親還是常常走上一個小時的路程,回到楊梅去,去探訪親友和懷念那些陳年往事,父親幼時住在楊梅鎮楊新路上,楊梅鎮鎮名由來
,是因早期由福建、廣東移居到台灣開墾的人,從沿海的新屋永安漁港登陸,沿社子溪流溯河而上,一路跋山涉水前行時,發現群山環繞的壢谷(客語,指四周較高的小山地,中間有傾斜溪谷的小盆地),遍地都是茂密的楊梅樹林,這時值三、四月間,像彈丸般的紅紫色果實,滿樹壘壘,有人採摘一嘗,甜中帶酸,滋味獨特,依口語就成「楊梅壢」的地名,楊梅鎮的楊新路,顧名思義就是楊梅通往新屋的道路。
楊梅車站於民國十五年落成,坐落在楊新路的起點,父親就讀國小時,與曾祖父母住在楊新路一段,就在楊梅車站旁,父親與曾祖父感情甚篤,數十年前,年幼父親時常在車站前開心地迎接曾祖父返家,那時父親還是滿頭黃髮,在曾祖父腰間打轉的孩子,轉眼間,此時的父親已是白髮蒼蒼,雖然因肝病體力衰弱,仍堅持到車站前,陪伴即將入伍報到的我,我雖然感謝父親,但當時不好意思說出口,在楊新路上古色古香的騎樓並排著,春天燕子紛紛飛來築巢,客家人認為是吉祥的象徵,不僅不會驅趕牠們
,更加蓋鳥屋使之舒適,往新屋方向再過去些,來到水尾橋,橋下從前的溪水清澈冰涼,石頭成堆成疊溪旁,姑姑們時常在溪邊洗滌衣服,過了水尾橋,來到楊新路二段路旁的水美國小,是父親的母校,由於早期交通不發達,電視等傳播媒體缺乏,父親與小學同學均不曾見過大海,在一次校外旅行中,孩子們跳上灰狗巴士來到永安漁港,爸爸與同學無不瞠目結舌,老半天說不出話來,因為當時楊梅的孩子第一次看到「這麼多水的地方」,以此比較現代小學生,生活在網際網路上的學子幸福多了,網路上隨時有天文地理供他們下載,已經沒有甚麼事可令他們感到驚奇吧。
過了水美國小,漸漸地遠離楊梅鎮上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取而代之的是群山和溪谷的起伏重疊,應接不暇的青山綠水,道路右邊是社子溪,來到溪的對岸是一片安靜祥和的墓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當我們在社會上占有一席之地,過著較優裕的生活時,心中最大遺憾是至親無法分享,父親曾在這邊哀悼曾祖父,我今天在這邊哀悼父親,不禁在父親的故事中流下自己的眼淚,希望故鄉的美好能帶給父親安慰。
標籤:
瀏覽次數:151    人氣指數:1971    累積鼓勵:9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Sad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歌詞翻譯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