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746214
 yang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父女情深~一封父親寫給女兒的遺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父母的教養態度
作者: yang 日期: 2012.04.09  天氣:  心情:
最近看到許多父母親對於小孩子的教養方式,個人的一些小小的想法分享
父母管教孩子的動機通常是良善的,但如果態度或策略不對,常常會帶來反效果。天下間,有太多的父母經常在抱怨:「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結果孩子不但不領情,反而對我大吼大叫」,這種「父母灰心,孩子傷心」的戲碼似乎不曾在我們的社會重演。
家庭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場所,父母親對子女的管教態度對子女以後的社會化結果有著密切的關連。管教態度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子女人格發展、自我概念、自尊、認知、生活適應、學業及行為表現等,而如何管教小孩是自古以來為人父母者最頭痛的問題之一了。近年來,有關管教的問題更是為人父母者最關切的話題之一,什麼樣的管教方法才是好的管教方式其實見仁見智。
每一個小孩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性,因此對於小孩的管教方式應該隨著每一個小孩不同的特質,而去做適當的調整。所以父母的管教態度就相當重要,所謂的管教態度指的⋯⋯就是指父母依其態度、認知、價值觀念、信念、情感、興趣及人格特性對子女的照顧、教育、訓練所表現的行為方式(郭燕如,1988)。因此教養小孩時父母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方式,將深深的影響小孩子未來的發展和處事的行為模式。
因為父母對於小孩子的管教態度不同,也就會發展出不同的管教類型,如果以「父母的權威傾向」為指標,可將父母的管教方式分為「溺愛型」、「專制權威型」及「開明權威型」三種(Baumrind,1971);如果是以「父母的支配性」則可將將父母管教方式區分為「獨裁」、「專制權威」、「民主」、「平等」、「溺愛」、「放任」、「忽視」等七種不同類型(Elder,1962)。
父母管教子女最基本的要領包括愛護及管制兩方面,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適當的愛護及適當的管制。過度的愛護稱為溺愛;缺乏愛護稱為拒絕;管制過分嚴格稱為嚴管;管制過分鬆懈稱為縱容;不及時訓練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許多事都由父母代做,稱為過度保護。以上五種管教方法都是不正確,會造成孩子產生不良的行為模式。
父母不同的管教方式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根據前述各專家學者的研究,以愛護及拒絕、嚴管或管制較鬆等教養方式,交互影響所產生的行為,包括下列四類:
(一)採用愛護及嚴管:使孩子養成恭謹、依賴、有禮貌、整潔、服務的個性。男孩子很守規矩,脾氣好,不會打人罵人,但缺乏創造才能,這種人做事是中規中矩的,但缺乏創見及魄力,很難做大事。
(二)採用愛護及管教較鬆:使孩子養成獨立、友好、有創造才能、低投射敵對的個性。這些孩子很活潑、有創見,日後就業能順利地擔當職務,但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不太守規矩,並且有攻擊行為。然而由於他們人際關係好,有創見及魄力,在就業方面可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能擔任領袖或主管。
(三)採用拒絕及管教過嚴:這種管教方式會造成子女精神方面的病態,將來就業表現不佳,常常和同事爭吵,有時又會害羞、自我攻擊、孤僻、不合群。
(四)採用拒絕及管教較鬆:這種管教方式會造成子女具有攻擊行為及不服從的個性,父母從子女的幼兒期起,就沒有訓練他們守規矩,以致於很容易成為少年犯或成人犯。
對於不同成長階段孩子的管教方式是否應該有所不同,答案是相當明確的:
(一)嬰幼兒期:父母對嬰幼兒期的子女應該採取愛、保護及管制的方式。必須對孩子愛護,孩子的心理方面才會有安全感,有自信並且信任他人,如此才能形成正向積極的人格。多用叮嚀及教導的方式,讓小孩子知道哪些事應該做,哪些事是不可以做,讓孩子們逐漸建立是非對錯的觀念,以避免其不良行為的產生。
(二)兒童期:在這個時期,父母應當給予子女愛及適當的管制,當孩子逐漸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父母對其日常生活方面的保護可以逐漸減少,但是對其安全方面的保護仍然要繼續,因為現今社會上的壞人還是太多。
(三)青少年期:父母應採用適當的愛護及適當的管制方式管教青少年子女。孩子們長大了,父母對於子女的愛護及管制,必須從明示的方式改變為較含蓄的方式。
父母管教子女有三大忌諱一定要避免:
(一)忌「冷漠、忽視、疏離、拒絕」-這類態度可能容易造成孩子缺乏設身處地,體諒他人以及愛人的能力。
(二)忌「過度嚴苛、專制威權、好用處罰」-這類態度可能容易造成孩子仇恨、反抗、陽奉陰違、喜好攻擊;也可能造成孩子害怕、退縮、缺乏自信、人際關係不良。
(三)忌「前後矛盾、父母分歧、缺乏原則」- 這類態度讓孩子抓不到規範,摸不著原則,茫然無所適從,非常不利於價值觀或道德觀的學習。
現代父母管教子女最常見的一些問題包括互動時間嚴重不足、缺乏親職教育的知識及技巧、管教時情緒失控、父母管教子女方法不一致、父母對子女有不適當的期望或不重視兒童的人權。根據這些問題父母應該學習做一些改變,例如再怎麼忙也要抽空陪小孩,哪怕一天只有十分鐘都是好的,最好能陪小孩子閱讀那是最棒的了;對於親職教育的知識與技巧的不足可以透過親師間的互動或是參與相關的研習來取得;在管教孩子的方法上父母間須取得一致性,就算一個扮白臉一個扮黑臉,兩個人最終的目標也應該是相同,而對於兒童的人權那是一定要尊重的,千萬不要再有孩子是我的財產這樣的觀念,當管教當下情緒無法控制時,記得一定要先離開現場冷靜一下,才不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憾事發生,自己的小孩其實自己最清楚,千萬不要有不適當的期望,應該要用更多元的態度來看待小孩子,否則不只是孩子們難過,父母親更是會成天活在痛苦的深淵,教養小孩是必須要下一番功夫的,但是有所付出就會有所得,期待與全天下的父母共勉之。更多
標籤:
瀏覽次數:405    人氣指數:3465    累積鼓勵:153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父女情深~一封父親寫給女兒的遺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住戶回應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