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不能學到老,這不是真的 儘管在老年時,學習會變的比較困難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以為 大腦會在青春期停止發育並開始衰退 事實上,在我們一生當中會有無數神經細胞死亡 腦也會萎縮,腦製造的化學傳導素(神經傳遞素)變少 且處理資訊的速度也會變慢 基於這個原因 學習速度會越來越慢(學習的時間越來越長)要重複多次才能學會 然而在我們的一生當中 腦會持續保有彈性及多才多藝 它會長出新細胞,建立新神經網 這種重建細胞的能力是健全學習過程的基石 老年時學習變慢,經常是因為缺乏 心智練習、感官刺激、體能練習(包括粗與精細動作的練習) 從出生到老年 心智能力視我們能否盡量利用機會進行思考,和學習新事務,不用就會失去他 從歷史可以看出,老年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知識、經驗、智慧的來源 越來越多人邁入老年後,他們代表的是一項重要的資源知識 他們能進行分析,觸類旁通 他們有同理心和良知,能擇善固執 這些都是他們的有利起點 而且一些長者能擔任領導地位並非偶然 至今已經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實例 知名的德國哲學家愛曼紐‧康德(1724-1804) 在60-80歲之間出版他最偉大的作品至今人廣受重視 利澳波德‧斯多考夫斯基(1882-1977) 是20世紀最著名的指揮家之一 他在90高齡獲聘擔任倫敦交響樂團的指揮 一直保持到95歲,他過世前數個月還在工作 著名的德國詩人哥德(1749-1832) 在82歲完成他最著名作品~~~浮士德第二部 相信媽咪~~~~~~家有一老真的如有一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