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貝茲(Joan Chandos Báez,1941年1月9日- )是美國鄉村女歌手,作曲家。瓊出生在紐約,父親為著名墨西哥裔美國物理學家Albert Baez,母親為蘇格蘭裔Joan Bridge Baez;瓊有一姐一妹。瓊育有一子,名Gabriel Harris。
瓊的很多作品都與時事和社會問題有關,並於1960年代活躍於反戰運動,並在當時交往了著名民歌手巴布·狄倫,唯兩人戀情不長,因狄倫漂泊不定,1965年即告分手。
1968年,瓊在與社會運動家David Harris結婚,1972年仳離。
1975年,瓊為了紀念與巴布·狄倫的往日情,譜出了名曲「Diamond and Rust」(鑽石與鐵鏽),也成為瓊最富盛名的歌曲。
瓊出道表演已超過50年,發行超過30張專輯,著名作品包括「Diamond and Rust」, 「Where Have Been The Flowers Gone」。最新的作品為2008年發行的「Day After Tomorrow」。
.................................................. 資料來自"维基百科"
無論是流行還是鄉村的榜首歌曲裡,都找不到瓊·巴埃茲的名字。 然而她的名聲卻實很大。 有這麼一種說法:"如果說鮑勃·迪倫-Bob Dylan是民歌之皇,她即是後"。
瓊·巴埃茲1941年出生於紐約的斯坦頓島。 聲線屬女高音。 1959年曾在紐波特的民俗音樂節上有上佳表現。 她的前四張專輯都是英美的傳統敘事曲。 在美國的人權運動(主要是女權)興起時,她幾乎全力介入,並唱出了帶有讚歌氣質的歌曲《我們能克服-We Shall Overcome》。 當她和迪倫為運動作巡徊演出時,曾有一段羅曼史。 在60年代她建立了一個研究"非暴力"的研究所。 她寫的歌中也充滿了非暴力傾向。 她曾兩次因參於反戰集會而入獄。 1968年與和平運動積極分子David Harris結婚,1972年離婚。 雖然1971年她有過一曲《他們將老迪克西拖倒的那夜-The Night They Drove Old Dixie Down》榜上有名,但並不能維持其商業價值。 1975年她的歌曲《鑽石與鐵鏽-Diamonds And Rust》是她最成功的一頁,也陳述了她和迪倫的感情,並為他們十年後的複合埋下了伏筆。
她的寫作方向總是變幻無常。 1989年她發行了祝賀30年演出生涯的專輯。 其中有她和老朋友保羅·西蒙-Paul Simon等的二重唱。 不過她更重視的不是錄音而是人權運動。 1979年時她發現人權問題是世界性的。 (一些人權團體第一次說服美總統卡特,派遣第七艦隊去援救越南船民。)她曾以她熱情的工作得過數個獎項。 80-90年代,她主要的三項工作還是社會活動(筆者就曾在紐約親眼見她在街頭參加一次波蘭移民的活動),接受治療以及唱歌。 她組建了一個以歐洲兒童為成員的合唱團'80年代的孩子'。 1992年發行的專輯《裝怕-Play Me Backwards》得全球好評。 這張鄉村搖滾唱片把她帶到和Mary-Chapin Carpenter(著名鄉村女歌手獲91年葛萊梅等多項大獎)齊名的地位。
90年代中期,她開始在非洲聲韻中蹉跎。 不管怎樣,她終是六十年代民歌界的一位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