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05981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22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24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23
作者: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日期: 2011.08.16  天氣:  心情:
蔡禮旭老師主講
諸位同修,我們這八天學了《弟子規》,除了學《弟子規》,諸位同修,我們還一起學習了什麼?我們不要想我只學《弟子規》,佛佛道同,經典跟經典都是完全相應的。諸位同修,我們有沒有學習《大學》?有沒有?「財聚人散,財散人聚」,「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我們想到「一人貪戾」,想到哪個故事?紂王的故事,送給妲己那一雙象牙的筷子;拿了象牙的筷子,要用什麼杯子?犀牛的玉杯。拿了犀牛的玉杯,要用什麼樣的盤子?金盤、銀盤,對!所以一個奢侈就可以看出要亡國,「一人貪戾,一國作亂」。當我們用《德育故事》跟《弟子規》、跟《四書》來相互學習,效果很好,因為《德育故事》就是表演,經典是理論、方法,學起來就特別解行相應。
所以諸位同修,我們有沒有學習《中庸》?有沒有?「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我們也了解到事情的成敗,根本原因在哪?真誠,真誠心是本體,《中庸》也告訴我們了。又提到求學問應該要「登高必自卑」,從低的地方開始爬起;「行遠必自邇」,登高地一定從低處開始,要走長遠的路,也應該從底下的第一步開始踏起。人不能急躁,不能急功好利,不然欲速則不達,所以《中庸》。
再來,我們有沒有學習《論語》?有沒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沒有這個感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接下來,回去的時候要能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諸位同修,今天我們所體會到聖賢的教誨這麼好,那是你的體會!回到家裡面,回到公司裡面,他們能不能跟你有同樣的體會?能不能?比較沒有那麼容易!這個時候你不要非常的熱情,然後看他們的表情都沒有跟你配合,你到時候不要整個熱忱都被水澆熄了。不要!「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而且更重要的,成人不會聽你說什麼,成人只會看你做什麼。所以我們歡歡喜喜回去表演好戲,那就是在轉《論語》。
再來,《孟子》有沒有?有,哪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是重點,時時能用這句話觀照,儒家學說會學得非常好。當然佛家、佛法亦如是,因為這一句經文也跟佛法裡面提到的「一切法從心想生」相應。我們也了解到「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凡事要從自己開始檢討。這是孟子的教誨。孟子又提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世出世間要能有所成就,一定要把人和、把人緣處好,所以得人意便是好功夫。我們也從中看出來,當我們能處處跟人和睦相處,也代表我們的心能時時提起替人著想,能時時提起寬恕,這樣我們的功夫也算有所進步。
除了《四書》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經典?像弘一大師他蒐集了非常精華的中國《格言聯壁》,錄成《格言別錄》,句句對人生都是很重要的提醒。所以我們很幸運,有這麼多的聖賢人幫我們的大忙,我們要讀,只要從這些精髓去讀,很快就可以掌握所有聖賢人處事待人的原則、態度,這樣學就快。所以凡事從存心開始看。
標籤:
瀏覽次數:12    人氣指數:12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22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24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