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主講
所以「或失則多」,不可以貪多,要掌握綱領。「或失則寡」,他就覺得:我學這樣就夠用了,就滿意了!一般假如覺得學這樣就好了,可能是因為他沒有遠大的志向;一個人有志向,看到本分的時候,他就會自我去砥礪、去突破。「或失則易」,這個「易」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解釋:一個是看得太輕易了,雖然我們念佛法門是易行道,但是也不是那麼容易,還是要老實修學才行,所以也不能掉以輕心。另外一個,「易」是變化,換的意思,就是今天學學這個,明天學學另外的,這樣常常換來換去。就好像在鑿井一樣,今天這裡挖一下,明天那裡挖一下,絕對無法挖到水源,絕對無法開顯智慧。唯有從一開始挖到底,當挖到水源,這個水源就通所有的水源。
第四個「或失則止」,這個「止」就是畫地自限。我們也聽一些同修提到,他說:《金剛經》是給大乘菩薩學的,我們不用學;這是大乘經典,我們的根器學不會。這個態度對不對?我們在修學過程愈來愈體會到「慎於始」,當我們一開始就能夠學習到正確的觀念,對於我們整個道業太有助益了。因為一開始我學佛就是跟師長學習,常常面對問題的時候,師長的教誨就會跳出來,把我們這些分別、執著就伏住了。我記得師長有一次在講課的時候就提到,假如釋迦牟尼佛講了四十九年的經典,講完以後對我們說「這個你都做不到」,那豈不是跟眾生開玩笑!所以佛陀講的都是契理、契機的經典,只要我們有心去學都可以學得好。而且「本覺本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人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畫地自限。所以學習要懂得不要自己製造煩惱,要能無礙。
水還有哪些德值得我們學習?水是清澈透亮,萬物於水中都能洗去污穢,潔淨自生。所以水是好的老師,它很會教化,所有的萬物它都幫它洗去污垢。所以水又是「善於教化」。還有沒有?諸位同修,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也要常常能夠動腦筋,我知道你們也是很不得已。為什麼?因為我們都是升學主義之下上來的,很習慣答案都只有一個。有沒有這個傾向?真是如此!學歷都很高,思惟能力不強。常常去上課的時候,老師站在上面,「 諸位 老師,我們一起思考一下,一起討論一下」,所有底下的老師頭都低下來。但是這些低頭的老師只要站到小朋友的面前,一定會告訴小朋友:小朋友,求學要好問,有什麼問題要問,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來。這樣有沒有言行一致?
其實我們可以去觀察,從源頭來,水從源頭流過來了,可以讓我們體會到什麼?我都作弊了,你們還不知道?源頭!「飲水思源」。再來,它繼續流下來了,相續不斷,太好了,「淨念相繼」。柔軟,滴水可以穿石,代表「柔弱勝剛強」的一個品質。再來,這個柔軟不只可以滴水穿石,怎麼樣?可以大聲一點,沒關係。太好了,這也是柔軟,能夠隨緣不攀緣。你把它放在四方形的容器,它就在四方形;你把它放在圓形的容器,它就在圓形的容器。所以俗話說,「大德不官,大道不器」,真正有德行的人,他絕對不會只有一種用途,他絕對不會說他只能當哪個官,其他的官他當不好。不會的,因為他掌握了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則,你把他放在哪,他就會把它做好;就像水,不管你在什麼樣的環境,它都可以適應。
諸位同修,你們每天有沒有睡好?有沒有認床?沒有。那你有水的功夫,能夠隨順環境,這很重要。剛好要往生的時候,那張床你不大喜歡,怎麼辦?所以分別、執著要隨時鍊!總不可能臨終的時候都是你所預期的,什麼樣的位置都給你擺得好好的!所以時時歷事鍊心。 楊淑芬 老師每一次我陪她坐飛機,她坐飛機,飛機還沒飛起來,她已經睡著了,然後飛機一下來,她又醒過來了。我好羨慕她,多好!任何一個環境都給它作最好的利用,這樣才能夠隨時有精神辦事情。所以我也開始練,一上飛機趕快讀書,讀累了趕快休息。因為現在該做的事太多,不可能我們生活有太多的要求,這樣反而會障礙事情的推動。這是它不受環境限制,它的柔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