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淹留的音樂奇才—阿炳
他的蒼涼一生
淒風苦雨一波波..
誰人孤影亭台坐…
琴聲幽幽訴不盡..
卻道此生怎奈何?
自幼清貧孤苦過..
母離父喪承衣缽…
縱是天生撥弦命..
個中苦楚共誰說!?
泉水淙淙流不息..
更有明月共嬉戲…
此情此景長在心..
天涯奔走無知己!
淚眼仰天且問地..
若何命運恁乖離…
今生今世怎堪求..
一抔黃土惠山裡!!
~~~ 雩軒~~~
** 后語 **
日前既已提作英國的大提琴奇才(Jacqueline.Du Pre)
腦海中卻也不時的盤旋著
民國初年不也有個稱叫阿炳的二胡奇才!
一個被淹留的音樂奇人..
他的自來腔二胡曲..後人將之改稱為二泉映月..
恁是教人驚嘆傳頌了半個世紀!!
阿炳..原名華彥鈞(1893~1950),江蘇無錫人…
《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
據阿炳的親友和鄰居們回憶,往往是阿炳賣藝一天仍不得溫飽,
深夜小巷歸去之際,此曲拉得最為動人。
阿炳的朋友陸墟曾這樣描寫阿炳演奏《二泉映月》時的情景:
“大雪像鵝毛般飄下來,對門的公園,被碎瓊亂玉,堆得面目全非。
凄涼哀怨的二胡聲從街頭傳來。...祇見一個蓬頭垢面的老媼用一根小竿
牽著一個瞎子在公園路上從東向西走來,在慘淡的燈光下,
我依稀認得出那就是阿炳夫婦倆。
阿炳用右手脅夾著小竹竿,背上背著一把琵琶,二胡掛在左肩,
咿咿嗚嗚地拉著,在淅淅颯颯的飛雪中,發出凄厲欲絕的嗚咽之音。
阿炳曾把這支曲子稱做:“自來腔“,他的鄰居們都叫它 《依心曲》,
自來者,自心而來,依心者,心之流露。
細聽全曲,我們既感受不到“泉”的形象 也無法聯想“月”的造型。
賀錄汀說:“《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不相襯的。
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的身世吧。
《二泉映月》的確是阿炳一生的寫照,它既抒發阿炳飽嚐人間辛酸苦楚,
受欺壓凌辱的無比憤懣與怨恨之情,且又表達了他倔強的性格和對新生活的憧憬。
吾人把它解釋為一首表現月光的曲子,
實在是委曲了故人,更無形中貶低了它的思想內容和社會意義了!!
樂曲從一長嘆開始,接下來是第一主題(第一小節第三拍至第五小節第二拍),
旋律在二胡的低音區進行,情緒低沉、壓抑,表現了作者心潮起伏,
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的鬱悶心情。
第二主題(第五小節第三拍至第十一小節第二拍)和第一主題構成鮮明對比,
音區提高,不斷向上衝擊的旋律和多變的節奏,
表現出作者充滿憤懣反抗和不甘屈服的個性,也表達了他對舊社會的強烈控訴。
這兩個主題做了五次變奏。
第一變奏(第十二至二十七小節)中 第一主題進行了壓縮,
第二主題則用離調手法獲得發展,把情緒推向新的高度。
第三變奏(第四十九至六十二小節)迂迴平緩,為高潮出現做了準備。
第四變奏(第六十二至七十八小節)中第二主題一浪更高一浪的向上推進,
作者心中的不平在這裏就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
旋律在高音區戛然煞住,然後突兀下沉,
以全曲最低音開始了做為尾聲的第五變奏(第七十八小節至八十九小節)。
樂曲的結束,卻給人有著意猶未盡之感。
這種由兩個主題交替出現並加以變奏的樂曲結構形式
在宋代就已用在說唱音樂中了,這被稱為“纏達”。
而阿炳在《二泉映月》中創造性地運用了“纏達”的曲式,
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反覆傾訴也傾訴不盡的滿腹話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