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瓶子的水
古德先賢謙虛好問,今人自傲喜吹牛,知道一分,講成十分,這裏有個故事可以作個比喻。
黔的地方不產驢子,有個人用船運了一隻到達此處,就放在山下不去管牠。有隻老虎初見這種體積龐大的動物,以為是神,就懷著敬畏疑惑的心情,不敢太接近牠。
有一天老虎稍為走近一點,驢子就大叫一聲,嚇得老虎大驚而逃,以為驢子要吃掉牠,後來相處久了,老虎聽慣了驢子的叫聲,覺得牠沒有什麼可怕,於是越來越大膽,更走近牠的前後,但是還有戒心,不敢和牠搏鬥。
老虎覺得驢子並沒有吃牠的意思,就進一步的戲弄牠、吵牠,直到驢子非常憤怒以腳踢牠,踢了幾次皆落空,老虎不由得暗喜:「原來你本領不過如此!」於是毫不客氣的跳過去咬斷牠的喉嚨,吃牠的肉飽餐而去。
俗人如驢的很多,會叫、會跳、卻無本領,表面好看,內容空虛,若不歛藏而加以充實本身的學問、修養,就會像驢子一般被老虎(時代淘汰)吃掉,願有心學道之士多體會此文之意也。俗語說:「一瓶水不響,半瓶子的水會響。」也就是這個意思!